首页 > 古代言情 > 烽砚 > 第8小章

第8小章(1/1)

目录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
好书推荐:

回家时,林青蘅正在院里给湘妃竹搭凉棚。^x¢7.0!0+t¢x?t′.,c-o`m′竹影落在他发间,几缕银丝在暮色里闪着光。沈砚之把墨玉镇纸搁在石桌上,镇纸滚过的地方,压碎了几片新落的柳絮。

“哪来的?”林青蘅放下竹条,指尖触到镇纸上的血纹,忽然顿住,“这纹路……”

“北境来的。”沈砚之看着他泛白的指尖,“说是嵌在城墙里的血玉。”

林青蘅忽然笑了,拿起镇纸对着夕阳照,血纹在光里晃出暖红,像极了当年他腰侧渗出的血。“你看,”他把镇纸贴在沈砚之掌心的旧疤上,“刚好合上。”

晚风送来护城河边的荷香,混着书案上未干的墨气。沈砚之想起昨日整理旧物,翻出林青蘅藏在笛囊里的布包——半块硬饼早已化成灰,布包内侧的“砚安”二字却被岁月磨得发亮,像极了砚台里永远化不开的暖。\0,0/暁~税`惘. `埂.薪+最*全·

“砚之,”林青蘅忽然指着湘妃竹的竹节,“你看这新长的竹纹,像不像你教我的‘破风式’?”

沈砚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嫩青的竹节间果然蜿蜒着道浅痕,恰似刀光劈开空气的轨迹。他想起年轻时教林青蘅握刀,这小子总把刀尖对着自己,却在刺客突袭时,用笛尾敲晕对方后,吓得躲在他身后发抖,指尖还紧紧攥着笛身上的刀纹刻痕。

“像。”沈砚之伸手揉他头发,触到几缕银丝,“比我当年刻的刀鞘还像。”

林青蘅忽然从袖袋里摸出个油纸包,里面是块风干的糯米糕,糕面上印着模糊的竹叶纹。“今早巷口阿婆卖的,”他递到沈砚之嘴边,“她说这是最后一块‘砚暖糕’,往后不做了。”

沈砚之咬了一口,糯米早已硬得硌牙,却在咽下时尝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甜。_j!i′n*g·w,u′x·s+w~.¨c_o,m*他看着林青蘅眼角的皱纹,忽然想起地窖里那个啃硬饼的少年,睫毛上沾着血痂,却非要把饼心最软的部分掰给他。原来岁月从不是把刀,而是方砚,将所有的坚硬都磨成温柔,把棱角都化成暖。

入夜后,林青蘅照例在书案前吹笛。沈砚之磨着墨,新换的龙脑香墨在砚池里泛起幽光,映着墙上那幅竹画——画角的“砚暖”印已被岁月熏成深褐,旁边的“烽烟尽处,砚暖笛清”却越发清晰。忽然间,笛声顿住,林青蘅指着砚台惊呼:“墨……墨里有影子!”

沈砚之低头,见墨汁里晃着两个交迭的影子:一个是握刀的青年,一个是持笛的少年,背景是倾颓的城楼和纷飞的流矢。他想起雁门关破城那日,林青蘅抱着断笛躲在他身后,血滴在他刀鞘上,晕开的痕迹竟与此刻墨影重合。

“是我们。”沈砚之低声说,指尖触到墨汁的微凉,“是烽烟里的我们。”

林青蘅的笛声再次响起,吹的是那支从未完整的江南小调,却在结尾处忽然接上了北境民谣的尾音。两种调子在墨香里纠缠,像极了他们交迭的掌纹,刀的刚劲与笛的柔婉早已分不清彼此。而砚台里的影子渐渐淡去,化作一缕暖雾,裹着桂花香飘向窗外——那里的护城河波光粼粼,把当年的血月都揉成了此刻砚池里,最温润的墨。

更夫敲着“子时”的梆子走过时,沈砚之看见林青蘅的玉笛尾端,红丝线已经磨得发白,却依旧系着那块“砚蘅”石。他忽然明白,所谓永恒,不过是用伤痕做砚,以思念为墨,在时光的宣纸上,把每一次重逢都写成暖,把每一声笛音都刻成,砚与笛的地老天荒。

当晨雾再次漫过临安城时,沈砚之将墨玉镇纸摆在砚台边。镇纸上的血纹与砚背的红丝线在晨光中交辉,像极了烽烟里开出的两朵暖花。而他们的故事,早已随着护城河水,流进每一个墨香氤氲的晨昏——那里有刀客磨墨的沙沙声,有乐师吹笛的碎音,还有比岁月更长久的,砚暖笛清的,生生世世。

第10章 铁皮盒

深秋的临安下了第一场薄雪,林青蘅在阁楼的旧木箱里翻出个铁皮盒。铁锈味混着霉气散开来,盒底躺着半片风干的荷叶,叶脉间嵌着几粒发黑的糯米——那是当年从湘水带回的“砚暖糕”碎屑,如今碎成了齑粉,却还留着淡淡的甜。

“你看,”他把盒子递给烤火的沈砚之,指尖蹭过盒底刻的小字,“‘雪落砚池暖’,是你当年在雁门关地窖里刻的。”

沈砚之凑近火光,见铁皮盒内侧果然有道浅痕,是用匕首尖刻的,笔画间还嵌着当年的血垢。雪粒子打在窗棂上沙沙响,他忽然想起那个烽烟弥漫的黄昏,林青蘅蹲在瓦砾堆里捡断笛,血顺着竹纹往下渗,在雪地里洇出暗红的花。

“这盒子……”他摸着盒角的凹痕,“是你藏断笛的那个?”

不想错过《烽砚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放弃 立即下载
目录
新书推荐: 弱水三千,吾要一缸 我 妖精 受气包[穿书] 一梦三世 怀崽300年间我在魔界恃肚横行 我做的菜巨无敌好吃[系统] 虫族之上将 张灯结彩 刀光默影 救赎美强惨反派[穿书] 我是孩子他爹!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