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代言情 > 烽砚 > 第3小章

第3小章(1/1)

目录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
好书推荐:

往后什么,他又没说。,微¨趣-晓·税¨ ~醉′薪\章\结_庚·薪,快?沈砚之捏着那方印,指腹碾过"砚"字的最后一笔,那里刻得格外深,像极了林青蘅在他刀鞘上刻的痕迹。窗外传来更夫敲梆的声音,"咚——咚——",在春夜里拖得老长。他忽然想起地窖里,两人分食半块硬饼时,外面也是这样的梆子声,只是那时敲的是"杀——",此刻敲的是"安——"。

"墨磨好了。"林青蘅忽然转身去拿宣纸,袖口的墨星子在烛光下泛着微光。沈砚之看见他耳根红得快要滴血,便故意把墨锭在砚池里搅得哗啦响:"怎么,怕我拿这印去盖降书?"

"你敢!"林青蘅回头瞪他,眼里却没什么火气,反倒像含着汪春水。他展开宣纸,上面早已画好半幅墨竹,竹节间缠着道红丝线,正是当年那支断笛的模样。沈砚之握着印悬在纸上,忽然觉得掌心的墨玉比刀鞘还沉——原来比烽烟更重的,是有人用伤疤做砚,以岁月为墨,在你掌心跳动的地方,刻下"暖"字的弯钩。\d¨a?s_h,e+n^k?s′.*c^o_m+

墨印落下时,林青蘅的笛声又起。这回吹的是支没听过的调子,碎音里带着点狡黠的颤,像极了他此刻悄悄蹭过来的脚尖,轻轻勾住沈砚之的靴带。砚池里的龙脑香墨正浓,将满室春夜都染得温热,而窗外的护城河水,正载着柳影和笛声,把当年城楼上的血月,都揉成了砚台里、化不开的温柔。

第4章 砚安

落在竹画右下角时,宣纸忽然被风掀起一角。林青蘅慌忙伸手去按,指尖却蹭到沈砚之握印的指节——那上面有道新伤,是三日前替他追贼时被瓦当划破的,此刻还泛着粉白。

“怎么又忘了换药?”林青蘅皱眉,丢下画笔就去翻药箱。沈砚之盯着他弯着的脊背,月白长衫勾勒出清瘦的线条,腰侧旧疤的位置被布料熨帖着,却仿佛还能看见三年前血浸透衣料的暗红。¨s′o,u·s+o-u`2\0-2`5+.?c¨o*m?

药箱里滚出个小布包,掉在沈砚之脚边。打开来看,是半块风干的硬饼,边角磨得光滑,显然被人揣了很久。林青蘅的手顿在半空,耳尖又开始泛红:“那时候……看你总把口粮给我,自己啃这种硬石头。”他声音越来越小,“后来找了好些地方,才知道这是北境特有的麸饼,就……”

就一直留到现在。沈砚之没说话,只是把硬饼放回布包,指尖触到布包内侧绣的小字——“砚安”。那是林青蘅的笔迹,歪歪扭扭,像极了他第一次握刀刻字时的生涩。

药膏的清凉气息漫开来,林青蘅跪坐在他脚边涂药,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扇形的影。沈砚之忽然想起雁门关的寒夜,这小子发着高烧,却非要把唯一的棉被裹在他身上,自己缩在角落发抖,牙齿磕得像战鼓。“你说……”他忽然开口,“当年在地窖里,你干嘛非要护着那支断笛?”

林青蘅的动作停了。药膏抹到伤口边缘,凉得沈砚之指尖一颤。“因为……”他低头盯着药膏瓶口,“那是我娘最后给我的东西。她说吹笛人要守着笛,就像刀客要守着刀。”他忽然抬头,眼里映着烛火,“可我后来才知道,比笛更该守的……是给我递硬饼的人。”

风又起,吹得烛芯“噼啪”响了一声。沈砚之觉得喉头发紧,伸手想去揉他头发,却被林青蘅先一步抓住手腕。少年人掌心的薄茧蹭过他的刀疤,像磨墨似的轻轻打圈。“前几日街上有人卖湘妃竹,”林青蘅忽然说,“我买了根,想给你刻个刀鞘。”

“刻那干嘛?”沈砚之挑眉,故意逗他,“我这刀鞘比你笛子还硬。”

“才不是!”林青蘅急了,脸颊泛起红晕,“我想刻……刻你教我的那套刀法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轻得像柳絮,“虽然我学得很慢,但……”

但他见过沈砚之在烽烟里舞刀的样子,刀光劈开夜色时,像极了江南梅雨季节的闪电。后来战乱平息,沈砚之教他握刀防身,他总把刀拿反,却在某次刺客突袭时,凭着记忆里的刀影,硬生生用笛尾敲晕了对方。

“好啊。”沈砚之忽然笑了,指尖刮过林青蘅发烫的脸颊,“那我也给你刻支笛,刻上……”他凑近他耳边,故意压低声音,“刻上你教我的江南小调。”

林青蘅猛地推开他,耳朵红得快要滴血,却不小心撞翻了砚台。墨汁泼在宣纸上,晕开的黑痕恰好漫过那方“砚暖”印,将竹枝间的红丝线染得更深。两人同时去扶砚台,额头“咚”地撞在一起,疼得同时吸气,却又忍不住笑起来。

笑声里,沈砚之看见林青蘅眼里的烛火在晃,像极了当年地窖里,他用匕首尖挑着灯芯时,那点明明灭灭的光。那时他们分食半块硬饼,以为战火会烧尽所有温暖,却没想岁月如砚,将彼此的伤疤磨成了墨,在和平的宣纸上,晕开了比烽烟更浓的暖。

不想错过《烽砚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放弃 立即下载
目录
新书推荐: 弱水三千,吾要一缸 我 妖精 受气包[穿书] 一梦三世 怀崽300年间我在魔界恃肚横行 我做的菜巨无敌好吃[系统] 虫族之上将 张灯结彩 刀光默影 救赎美强惨反派[穿书] 我是孩子他爹!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