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七事变,全民抗战的悲壮起点(1/1)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七七事变:全民族抗战的悲壮起点
1937年7月7日深夜,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在夜色笼罩下一片寂静,唯有永定河的流水声潺潺不绝。*0.0~暁?税+徃` ~蕞¨辛·彰`截′埂·芯.筷¨宛平城外,日本华北驻屯军的军事演习打破了这份宁静,一场蓄谋已久的侵略阴谋正悄然酝酿。
日军以一名士兵“失踪”为借口,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。这一荒谬要求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的严词拒绝。事实上,所谓士兵“失踪”不过是日军精心策划的挑衅借口,早在事变前,日军便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,频繁挑衅,蓄意制造事端,妄图寻找机会扩大对中国的侵略。
遭拒后,日军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,刹那间,枪炮声撕裂夜空。^r-a+n+w-e¨n!z!w′w′.`c_o`m¨第29军将士毫无惧色,怀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,奋起抵抗,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,又称卢沟桥事变就此爆发。
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在团长吉星文的率领下,首当其冲投入战斗。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,在卢沟桥的桥头堡、宛平城的城墙边,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。日军凭借先进的火炮、坦克等武器,对卢沟桥和宛平城进行猛烈轰击,一时间,火光冲天,硝烟弥漫。但中国守军毫不退缩,他们用步枪、机枪,甚至大刀,顽强抵御着日军的进攻。
大刀队成为战斗中的一支奇兵。队员们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大刀,高呼着口号,冲入敌阵。?j\i~n¢j^i?a`n,g`b~o`o/k,.\c!o+m¢在近身肉搏中,大刀的威力尽显,寒光闪过之处,日军纷纷倒下。然而,日军的攻势异常凶猛,不断增兵,战斗局势愈发严峻。
宛平城墙在日军炮火的轰击下千疮百孔,城内房屋被炸毁,无辜百姓死伤惨重,但守军依然坚守阵地。吉星文团长亲自在前线指挥,他身先士卒,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,哪里战斗最激烈,他就出现在哪里。在一次战斗中,吉星文不幸被弹片击中,鲜血染红了军装,但他简单包扎后,又继续投入战斗,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。
7月8日凌晨,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通电,指出“平津危急!华北危急!中华民族危急!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,才是我们的出路!”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,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。这一通电如惊雷般响彻中华大地,迅速唤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。
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支持下,第29军将士们奋勇抵抗。但日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,不断向卢沟桥地区增兵。尽管中国守军顽强抵抗,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,但终因寡不敌众,形势日益危急。
7月25日,日军再次向廊坊发动进攻,随后又向广安门发起攻击。29军将士在各个战场上与日军展开激烈拼杀,但由于日军的进攻过于猛烈,且中国军队在装备和兵力上处于劣势,29军不得不逐步后撤。
7月28日,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,南苑成为战斗的核心区域。29军副军长佟麟阁、132师师长赵登禹亲临一线指挥作战。在战斗中,他们身先士卒,带领将士们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。然而,日军出动飞机对南苑进行狂轰滥炸,随后以优势兵力发起进攻。佟麟阁在指挥部队突围时,不幸被机枪射中腿部,部下劝他退下,他却说:“情况紧急,抗战事大,个人安危事小。”仍带伤率部奋勇抗击,后又头部中弹,壮烈殉国。赵登禹在率部向北平撤退时,遭日军伏击,身中数弹,壮烈牺牲。
7月29日,北平沦陷;7月30日,天津沦陷。尽管七七事变初期的战斗以中国军队的失利告终,但这场战斗却成为全民族抗战的起点。它彻底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,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。七七事变后,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,中国人民从此团结一心,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,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中,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历程 。这场发生在卢沟桥畔的战斗,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象征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独立、民族的尊严而不懈奋斗。
不想错过《铁流铸魂:从抗日御侮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