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完结(1/1)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 Page 9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热、温、寒三带。·3*4_k,a*n′s¨h+u!.¢c\o~m_但我国东部陆海景观的特点是太平洋广阔浩远,造成中国 大陆与彼岸板块相距遥远,沿海又无陆海交错、港湾纵横、岛屿呼应的条件, 致使太平洋一度成为中华先民对外联系的屏障。加之西、北部高山大漠的阻 隔,造成龙文化的半封闭型大陆文化特征。在中华大地上有高山大漠、林海 雪原、大江大河、一望无际的内陆草原和沿海平原,为中华先民提供了壮阔 的舞台,复杂的环境锻造着他们的性格,丰富的资源为龙文化提供了必要的 自然条件。 龙文化的经济类型——农业文化。继渔、猎、采集经济之后,中华民族 过渡到农耕时代。虽然在西北部地区生活着游牧部落,但华夏族的主体是从 事农耕。从原始的刀耕火种,到殷商时期的井田作业,到秦汉以来的封建地 主经济和个体小私有制经济地位。加之对体力劳动和技艺的轻视,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等等,限制了耕作技术的改进、手工业的发展,致使中国在近代 滞后于世界文明的发展。′求¢书~帮` !蕪-错.内_容_在资本主义进到帝国主义阶段时,中国仍然是一个 以手工劳动、畜力耕作为特征的落后农业国,终于沦为列强的殖民地。经济 面貌制约着整个文化景观,形成落后的农业文化。 龙文化的政治特征—— “宗法—专制”型文化。中国是在原始氏族制没 有彻底解体,从而带着浓厚的血缘色彩进入奴隶社会的。并在血缘关系的基 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法制度,在宗法制度、土地公有的情况下,形成“家 国一体”的政治体系。并在奴隶制世袭制、分封制之后形成了建立在纲常伦 理基础上的封建专制制度,这一制度的基层仍是带有浓厚宗法色彩的家族社 会,致使龙文化带有鲜明的宗法色彩、伦理色彩,重整体、统一,具有较强 的凝聚力、向心力。 龙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特征——土生土长的单一型文化。龙文化自曙光 初照至今,一脉相承,从未因异族入侵、异质性文化的冲击而中断、转换, 也没有与并驾齐驱的异质文化融合而形成新的文化类型。在5000年的文明史 上,虽曾有过魏晋隋唐时佛教的兴盛,近代以来西学的传入。!二/叭.墈?书·旺/ *罪_歆+璋`节.更¨歆¨筷_但这些异质文 化除了部分地被借鉴、吸收到龙文化体系之中外,并未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 击。古老的龙文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色绵延至今,以其固有的特色和顽强 的生命力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。 第三节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世界上的任何民族,都不能不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,更不能不正确地对 待本民族的文化。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有悠久的历史、灿烂的古代文明的民族, 当其在以世界文化总体为背景,中西方文化互为参照系,而痛感自己已处于 相对落后地位的时候,更应对传统文比抱有正确的态度。 一、认识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
----------------------- Page 10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、生存和发展,就必须认识自己; 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优势和劣势;增强民族自尊心、自信心、自豪感; 提高向心力、凝聚力;调动民族振兴、自强自立的热情;焕发历史责任感、 使命感等等。凡此种种,说明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认识的必要。夏威夷大 学哲学系教授,美籍华人成中英认为,研究中国文化独特之价值,有下列几 种意义: (一)生为中国人,一定会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,但由于“百姓日 用而不知”,对自己源远流长的文化也许仅有直觉的感受,而缺乏理性的了 解,反省中国文化独特之价值可以增进文化生命的自信,启发创造的契机, 使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得到更进一层的发展。 (二)处在这个“优胜劣败、 适者生存”的人类文化相互冲击的时代,不能不对中西文化及其价值作一基 本的认识与抉择,并对中国文化独特价值向世界作一清楚之说明,这不但利 于巩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,且能本于中国文化之教训向全人类提供解决全 人类困境的途径。 (三)际此廿世纪,交通日繁,文化交流与日俱增,西方 文化一则向外扩伸,一则面临危机,正需吸取东方文明以补其短。吾人对中 国文化之独特价值作一把握,当能促使人类文明之再生,也能促进人类文化 之跃进。 (四)对于吾人文化价值之反省亦为一文化表现之过程。吾人能对 吾人文化作一正确之理解,除能增进吾人之文比意识,且能阻遏吾人及外人 ① 对我文化之误解,避免因此种误解带来文化进步之阻力 。 二、掌握研究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 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,有正确的立场和 方法。首先,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,忠实于历 史和事实,正确地进行认识和评价,不能从主观意愿或想当然出发。无根据 地推测,添枝加叶;或视而不见,闭而不谈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。其次,研 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要有辩证分析的态度。世界上各民族就其文化发展而 言有先后之差、快慢之别,但无优劣之分。任何一种民族文化,既然能在世 界民族文化之林立足,必定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。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各有 其长处和短处。采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对的。再次,研究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,要本着历史主义的原则。把历史事件、历史人物、文化成 果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、文化氛围中,把握其性质和特点,从文比和历史发 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发,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总结。不能用现代目光去苛求 古人,不能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。最后,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本着批判 地继承的精神、古为今用的原则。新文化的创造必须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为 前提,而继承本身就是一种扬弃、一种创造,就是去其糟粕,取其精华。在 ① 以上引自成中英著 《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》,中国和平出版社
不想错过《龙文化——回顾与展望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