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绿洲阈值(1/1)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在骸骨长城的守护下,山洞内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衡。/衫-巴\看^书/蛧_ ~已·发\布!醉·鑫?璋,踕\经过漂白的骨骼没有再引来狼群,摇曳的火把在夜色中为林羽提供了一丝安全感。山洞内的试验田,在林羽精心的照料下,也进入了新的阶段。腐熟的堆肥和鱼内脏发酵液让土壤肥力达到最佳状态,菌丝网络持续净化着空气,而双层防护体系则有效抵御了外部环境的侵蚀。
林羽在这片亲自开垦的绿洲中,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。他知道,他已经不再仅仅是生存,他正在创造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。然而,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,那就是实现基础粮食的完全自给自足。虽然灰叶草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,但其口感粗糙,营养单一。他渴望种植一些更具饱腹感、营养更全面的作物。
他想到了土豆。这种块茎作物在末世前就以其高产、耐储存的特性而闻名。如果在山洞里成功种植土豆,无疑将大大提升他的食物储备和生存保障。,墈\书_屋¢小_税/枉· .嶵?歆?彰.结¨哽`鑫?筷?林羽曾从废墟中搜集到一些已经发芽的土豆,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在干燥的陶罐里,作为他未来的“希望之种”。
林羽仔细检查了试验田的土壤。经过多轮的改良和净化,土壤的盐碱度已经降至安全范围,重金属和放射性污染也被菌丝有效控制。土壤质地疏松,富含有机质,ph值也达到了种植大多数作物的适宜范围。他相信,这里的土壤,已经达到了种植土豆的“绿洲阈值”。
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发芽的土豆切成小块,确保每一块都带有一个“芽眼”。然后,他将这些土豆块小心地种植在试验田的深层土壤中,用肥沃的腐殖土轻轻覆盖。他每天都会仔细观察土豆的生长情况,测量它们的株高、叶片数量,并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。
漫长的等待是煎熬的,但林羽耐心十足。他悉心照料着这些土豆,控制着浇水量,确保土壤湿度适中。!x^d+d/s_h.u¨.`c+o~m,在光照不足的区域,他还会额外移动陶罐反射灯,为土豆提供更多的光照。
终于,奇迹发生了。在林羽的期盼中,土豆藤从土壤中破土而出,翠绿的叶片在灯光下闪闪发光。它们生长得异常迅速,很快就长出了茂密的藤蔓。当土豆藤逐渐枯萎时,林羽知道,收获的季节到了。他小心翼翼地挖开土壤,一颗颗饱满的土豆展现在眼前。它们个头虽然不大,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,带着泥土的芬芳,以及生命的奇迹。
然而,当林羽将这些土豆清洗干净,准备烹饪时,他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——这些土豆,竟然带有一种淡淡的金属味。这种味道虽然不至于让他无法下咽,但却明显影响了口感,让它们与末世前的土豆有所不同。林羽猜测,这可能是由于土壤中残存的微量金属元素,或者变异环境本身对植物造成的影响。他将这个细节记录在“败者之碑”上:“成功种植土豆(块茎含金属味)。”
尽管口感有所差异,但土豆的成功种植,对林羽而言仍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。这意味着他已经实现了基础粮食的自给自足!他不再完全依赖灰叶草,食物种类也变得更加多样化。他将收获的土豆小心翼翼地储存在他特意改造的陶罐地窖中。
这个地窖是他利用山洞深处的一个天然凹陷,用石头和泥土加固而成。为了控制地窖的湿度,他利用了山洞内部的温差和通风系统。他用一些干燥的苔藓和木炭作为吸湿剂,放置在地窖的角落,并定期进行更换。通过精确的调整和监测,他成功地将地窖的湿度控制在60%左右,这个湿度既能有效抑制霉菌滋生,又能保持土豆的新鲜度。
然而,在喜悦之余,林羽也清醒地认识到,虽然他实现了基础粮食的自给,但当前的土豆产量,仅够维持他大约一周的食物需求。这对于一个长期生存的个体而言,远远不够。一场意外,一次病痛,都可能导致他陷入饥荒。这意味着,他必须扩大耕种规模,提高产量。
他将这个重要的“里程碑”和“产量数据”都记录在了“败者之碑”上:“实现基础粮食自给,但产量仅够维持1周(需扩大耕种)。”这面墙,既记录着他的成就,也指明了他未来的方向。
这次成功种植土豆的经验,让林羽对“绿洲阈值”的理解更加深入。他意识到,只有当土壤环境达到一定的标准,才能种植更高级别的作物,从而提升生存质量。他现在已经具备了种植更多样化作物的能力。
然而,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。他知道,扩大耕种规模并非易事。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空间、更多的劳力,以及更多的资源。他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山洞内的有限空间,比如建造多层种植架,或者开辟新的耕种区域。他也需要寻找更多优质的种子,并研究如何培育出更高产、更适应末世环境的作物品种。
此外,林羽也开始关注除了土豆之外的其他块茎作物。他想知道,是否还有其他高产、耐储存的作物,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长?他需要拓宽自己的食物来源,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。
喜欢末世种田录。
不想错过《末世种田录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