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岩壁启示(1/1)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林羽伫立在昏暗的山洞内,周围只有微弱的荧光灯散发出幽冷的光芒,如同深海中孤独的磷火。,k-a·n¢s`h¨u`l¢a!o\.*c¨o\m~他的视线再次凝聚在那些刻满岩壁的古老符号上。这些饱经风霜的图案,曾无数次在绝境中为他指引方向,从最初的住所加固、工具制作,到最近棘手的土壤盐碱化治理,每一次都如同神谕般精准地揭示着生存的奥秘。而这一次,面对种子大面积霉烂的惨败,林羽心中燃起最后一丝希望的火苗,他渴望能从这些神秘的刻痕中,找到关于“种子分层埋藏”的答案,找到那一线生机。
他伸出手,指尖轻轻摩挲着粗糙的岩壁,仔细端详着每一个符号的纹理与组合,试图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奥含义。时间仿佛凝固,只有他的呼吸在洞穴中回荡。终于,在岩壁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他发现了几幅特别的图案。这些图案简洁而形象,赫然描绘着一种类似“种子分层埋藏”的示意图!每一层都清晰地标注了不同的环境条件:深层避光、浅层透光,以及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覆土层。这一发现如同旱地惊雷,瞬间点亮了林羽的眼眸,那熄灭的希望之火,重新熊熊燃烧起来。
为了验证这些古老符号所暗示的方法是否可行,林羽决定立即着手进行实验。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仅剩的、珍贵无比的种子分为三组,分别用简陋的标记区分开来:深层组、浅层组和混合组。每组种子的数量都严格控制,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对比性。接着,他走出山洞,开始在试验田附近寻找并准备合适的种植区域——一块相对平坦,且能最大程度地接收到阳光的地段,成为了他新实验的起点。
对于“深层组”的种子,林羽选择了山洞内部一处最为阴暗潮湿的角落。这里,末世的微弱光线几乎无法触及,温度也保持着恒定的凉爽,仿佛一个天然的避光恒温室。他挥动铁锄,小心翼翼地挖出几个半米深的坑洞,然后将深层组的种子均匀地撒入坑底。为了模拟古老符号中的“厚土覆盖”,他用一层厚厚的泥土将其掩埋,并特意在坑口铺上了干草和兽皮,形成一道天然的防水屏障,避免多余的水分渗入,精确控制湿度。!幻/想′姬\ !更¢歆^醉!快′
而“浅层组”的种子,则被林羽安排在了洞口附近,那里每天都能接收到最充足的阳光。他特意挑选了几块靠近水源,但又不会积水的地块。他挖出了浅浅的沟槽,仅一掌深,足以容纳种子汲取养分。他将浅层组的种子轻轻放入沟槽中,再用细沙和碎石薄薄地覆盖起来,既能保证阳光的充分穿透,又能保持适当的湿度,避免水分过快蒸发。尽管这些浅层种植的幼苗初期看起来生机勃勃,但林羽深知,这仅仅是第一步,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。
至于“混合组”,则是最具挑战性、也最考验林羽判断力的一部分。他需要找到一个既不太深也不太浅的位置,同时还要保证土壤结构能够满足不同作物混合生长的需求。最终,他在试验田中央选定了一个位置。这里既拥有良好的排水系统,又能在白天获得适量的光照。他先在地上挖出一个个均匀的小坑,然后将混合组的种子与经过精细处理的腐殖质混合后放入坑中,最后用一层薄薄的泥土轻轻覆盖。这样做不仅可以为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,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的滋生,为种子的生长创造最有利的条件。
一切准备就绪后,林羽开始了漫长而充满煎熬的等待。每一天,他都会定时来到各个种植区域,如同巡视自己的孩子一般,仔细检查着每一株幼苗的细微变化,并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。尽管此时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成果,但他心中充满了期待。他知道,在这片被灾难洗礼过的末世土地上,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,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心,而他,已经做好了付出一切的准备。
在专注于种植实验的同时,林羽也从未停止对山洞深处秘密的探索。有一天,当他清理洞壁上的尘土和藤蔓时,意外地发现了一处被时间遗忘的隐蔽裂缝。他小心翼翼地透过狭窄的缝隙望去,一道道微弱的光线自裂缝深处透出,照亮了一幅更加详细、更加宏大的地图!上面清晰地标记着整个山脉的地形特征,以及那些潜在的、未被污染的资源分布。`我+地^书¢城+ ¨蕪/错`内·容*这让林羽兴奋不已,一股热血直冲脑门。这意味着他可能找到了更多未被污染的土地和纯净的水源,这对于他未来扩大种植规模,乃至整个末世生存的宏伟蓝图,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
与此同时,林羽也没有丝毫放松对外界的警惕。尽管目前还没有遇到大规模的变异生物袭击,但他深知,那些危险的生物随时可能出现在山洞附近。因此,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完善山洞的安全防护措施。他利用废弃的金属和木材,在洞口设置了巧妙的陷阱;加固了洞口和内部通道,使其更加难以被突破;甚至还利用一些会发出响声的废料,建立了一套简易的警报系统,以应对突发状况。这些努力,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感,也为他未来更大胆、更深入的探索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在日常的工作中,林羽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小麻烦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,高温和干旱成为了新的威胁,特别是对于那些浅层种植的幼苗来说,水分蒸发过快是一个严峻的挑战。他不得不更加频繁地进行浇水,以确保幼苗不会因缺水而枯萎。为了减轻劳动强度,他专门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引水灌溉系统,利用竹筒和藤条将远处山脉深处的纯净山水引入试验田,虽然简陋,却大大提升了效率,也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林羽每天都会投入大量时间,仔细观察各个区域种子的生长情况。他发现,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遇,仿佛每一个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在末世中书写着顽强的生存故事。为了更好地记录下这些宝贵的变化,林羽开始在山洞的一面平整的墙壁上,用锋利的石片刻下详细的日志。他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每一天的天气状况、温度波动,以及幼苗的成长进度,如同一个严谨的科学家,在为这片末世的希望之地,留下宝贵的记录。
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洞口,如同温柔的抚摸般洒落在试验田时,林羽便准时开始了他的例行检查。他首先来到浅层种植区,这里是光线最充足的区域,幼苗们在阳光的滋润下,显得生机勃勃,叶片翠绿欲滴,仿佛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无限的期待。然而,林羽知道,光有良好的开端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。他小心翼翼地蹲下身,仔细地观察每一株植物的根部,确保没有受到任何病害的侵袭。他还会用手轻轻触摸土壤,感受其湿度是否适中,并根据需要进行适量的、精准的浇水,每一滴水都承载着他的希望。
接着,林羽会前往山洞深处的深层种植区。这里相对阴暗潮湿,但正是这种独特的环境,为那些喜阴、避光的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。尽管自然光线不足,但通过他夜间点亮的荧光棒提供的微弱光照,幼苗们依然顽强地生长着,在黑暗中散发出微弱的绿意。林羽小心地拨开覆盖在上面的干草和兽皮,查看种子的发芽情况。每一片新长出的嫩叶,都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,如同看到了生命的奇迹,同时也提醒着他要更加细致、更加耐心地照顾这些脆弱却充满力量的生命。
对于混合组的种子,林羽则采用了更为复杂、也更需要耐心的管理方法。他不仅要在白天进行常规的检查,还要在夜间利用荧光灯延长光照时间,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。每隔几天,他就会精确地调整一次荧光棒的位置,确保每一株植物都能得到均匀的光照,避免任何一株被落下。同时,他还定期更换覆盖在种子上的腐殖质,以保证养分供应的充足,让土壤始终充满活力。
为了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,林羽还尝试了多种创新措施,将他从书中获得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。例如,在浅层种植区,他意外发现了一些野生的芥菜种子,并决定将其与现有的作物进行间作。芥菜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,能够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滋生,从而为其他作物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生长环境,形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。此外,他还利用藤条编织成简易的遮阳网,巧妙地搭建在试验田上方。这遮阳网既能让阳光适度穿透,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,又能有效避免过度暴晒导致水分蒸发过快,一举两得。
在深层种植区,林羽发现了苔藓的独特保湿效果。他小心翼翼地将山洞内潮湿区域生长的苔藓收集起来,然后将其均匀地铺在土壤表面,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膜。这层苔藓不仅有助于保持土壤湿润,还能有效调节温度,使幼苗免受外界极端气候的影响,如同为它们穿上了一层天然的“防护衣”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,林羽惊喜地发现,覆盖苔藓后的土壤变得更加松软透气,极大地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生长,这无疑是一个意外之喜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林羽在日复一日的观察与实践中,逐渐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。他知道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,因此,他对每一个环节都格外用心,甚至达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程度。无论是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,还是精确控制浇水量,亦或是合理安排光照时间,林羽都在不断地探索着最佳方案,只为在这片废土上,培育出真正的希望。
在这段时间里,林羽也遭遇了不少挫折和困难。有时,突如其来的暴雨会冲毁他精心搭建的防护设施,让他前功尽弃;有时,长时间的干旱会让作物面临缺水的致命威胁,让他心如刀绞。然而,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,多深的绝望,林羽从未放弃过希望。他始终坚信,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,总有一天能够看到丰收的景象,总有一天能够在这片废墟之上,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绿色家园。
这段漫长而充满希望的观察过程,让林羽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料作物,更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伟大。每当夜幕降临,他坐在微弱的篝火旁,望着那些正在茁壮成长的幼苗,心中便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。他知道,自己正一步步向着那个梦想中的田园生活迈进,而这,仅仅是这场末世生存旅程的开始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他已不再孤单,因为他与这片土地上顽强生长的生命,紧密相连。
喜欢末世种田录。
不想错过《末世种田录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