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日月所照,皆为汉土!(1/1)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当何仪的捷报送到杨平手中的时候,已经是三月初九下午了。*x-i,n_x¨s¨c+m,s^.¢c\o′m\
此时的杨平,正带着曹昂以及一大群被反绑着双手的地主豪强,在偃城县南部的曾家坞堡外主持分田事宜。
从前天下午制定了对偃城县在行政区划,以及分田政策以后,
近卫旅的三个团,加上后勤部队共一千多人,就开始以偃城县城为中心,扫荡周边的十一座大中型坞堡(小的坞堡在乱世没有生存的能力)。
这一次扫荡,不同于在颍川郡攻破的三个坞堡,那纯属是杀鸡取卵。
因为确定偃城县会是以后的自己的治下地盘,杨平制定对地主豪强的策略就是:愿意投降的,我分你的土地,但是保留你家人的性命;
不愿意投降的,我肯定要把你杀光了。
近卫旅攻击部队每到一座坞堡前面,就有大嗓门的士兵拿着铜皮大喇叭,围着整个坞堡进行喊话,
大致意思就是:太平民团的杨都督兵强马壮,在北方击败了曹操。在杨都督的兵锋下,没有任何一座坞堡,能够抵挡得住一个时辰的攻击。
这首先就是恐吓,瓦解堡内民众的抵抗之心,然后就是利诱:
士兵们大喊着:打下坞堡后,会将坞堡所辖的土地,全部分给你们这些没有土地的佃户、奴仆。
旋即便把杨平在伤兵营前讲的政策,又给坞堡内的民众好好讲一遍。
这一下,原本在寨墙上驻守的庄丁,一个个的看向主家的眼光就变了。
随后,士兵们给坞堡内的豪强发出了投降邀请:凡是率部投降的,除了犯无道大罪者(反人类罪),一人不诛,并保证坞堡内嫡脉子弟的安全。
如若反抗,攻破坞堡后,其嫡脉子弟一个不留!
随后又向墙上的壮丁们许诺,若其主家反抗,则俘获或者杀掉主家者,将直接授予太平民团五级功勋,能分一千亩土地。
最绝的是最后那句话,只见数十个大喇叭,同时围着坞堡喊道:“墙上的壮丁们且听明白,命是尔等自己的,我等打破庄园,土地亦将是尔等的!
尔等马上就有好日子过了,不要死在最后的犹豫之下!”
第一家被围的是刘家坞堡,刘家家主看墙上这些庄丁们的眼神就知道——即便是他能抵挡住外边那些披甲的精锐,坞堡内的这些佃户、仆从们,也会偷摸着砍了自己的脑袋过去领赏。
最终刘家家主仰天长叹一声:“列祖列宗在上,子孙不孝,守不住家业矣。”
说罢便命令自家护卫打开寨门,向近卫旅投降。
这位刘家家主的想法是,好死不如赖活着,只要人还在,以后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。
殊不知,杨平将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,让他们甚至在丢掉祖业以后,还对杨平感激涕零。
对于投降的刘家众人,杨平也践行了自己的承诺,除了有反人类罪行的子弟(反人类罪行,这里就不赘述了,总之都是变态),被杨平在坞堡内进行公审处决以外,
其他人全部看押,一个不杀,饭食衣物也是足额供给。
有了刘家的榜样,近卫旅在两天之内就横扫了周围数十里内的其余十家坞堡。
这其中有两家,包括家主以及嫡脉子弟,多有无道之罪(反人类罪行),明知道投降就是个死,于是率领家族子弟拼死抵抗。
但是还没等近卫旅发起攻击,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,坞堡内的奴仆、佃户就爆发了内乱。¨狐¨恋^雯`茓+ `嶵,欣~章?踕\耕?辛+筷*
其中,汪家的家主直接被手下佃户们砍死,秦家的家主倒是能力颇强,镇压了佃户和仆从的反抗,但仍被近卫旅趁机砸塌了坞堡的高墙冲了进去。
最终,秦家家主秦桧被乱箭射死,秦家嫡脉子弟同样被尽数杀光,一个不留!
在控制了偃城县的地盘后,杨平的做法也是简单粗暴——
他手下也没有多少会丈量田亩的帮手,于是就派出在新兵营的一个团的新兵,用最原始的办法:准备四根长度约为一百步(约一百五十米)的草绳,就这么一块地、一块地的用四根草绳围起来算面积。
(汉代的一亩地面积,应该是100步*1步,150米*1.5米)
四根绳索拉出来的正方形就是一百亩,为一户所分之田地。至于有些地,有些边边角角,杨平大手,一挥直接给算进百亩之内,分给这户人家。
杨平对跟他南下的民众,以及攻破各个坞堡后获得的民众进行分户,
杨平实行的是小户制,即一户家庭有男人、有妻子,再加上他们的直属子女,如果有父母,则划归长子一户,若有兄弟留的孤子,同样划归到他本户之内,
但规定,所有年满十六岁之成年男丁,均可以独自立户,独自立户者,授宅基地一亩,耕田一百亩。
最绝的规定是:每一户人家,不管你们有几口人,只给其授一百亩地。
再加上杨平取消了户税、人头税等一切乱七八糟的杂税,使得每一个大家庭都不用为了避税而聚集一户。
,!
所以,杨平的小户制推行起来阻力很小,有些三世同堂,甚至四世同堂的大家庭,在利益的驱动下,都很乐意拆分成一个个小家庭。
杨平带着护民军团近千半吊子办公人员,忙活了两天,终于理清了头绪,
也得益于杨平过目不忘的本领,他将偃城县现在所有的七万三千余人,分成了两万一千余户。
按照计划,偃城县将只安置一万六千户,这对偃城县来说,土地数量绝对是绰绰有余的。
即便是加上杨平分封在这里的两百多位四级和五级功勋者,偃城县的耕地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冗余。
冗余的土地,是为以后人口增加而准备的,杨平对这些土地的处理办法是:只要有能力的家庭都可以租种这些土地,收成和太平民团五五分。
杨平给这些新分户、分田的百姓们约定:今年冬月(十月),交今年的地税,每亩地只需要上交五斤粮食,
以后每年的交税时间都是十月,每亩地交粮十斤,没有任何其他的赋税!
若有太平民团的官吏,胆敢收取地税以外的其他赋税,百姓们可以不管其它,先打死前来收税的吏员再说!
汉朝时期,汉人的民风之彪悍,杨平来这个世界的两个多月,是有所了解的——杨平的这个政策,可比后世朱元璋实行时效果好得多!(汉朝的百姓,可比经过两宋以及蒙元摧残的民众,反抗之心强得多!
简化税收名目,既能减轻百姓负担,又减少了每县的官吏工作量、减少了官吏数量。最重要的是斩断了基层官吏剥削百姓的途径!)
民众们听完杨平政策,在杨平给他们分完地、发了半块竹简地契(一劈为二,县衙和户主各一半)之后,
总有黑压压的群众跪在地上,高呼“都督万年!”
这让跟在杨平身边,充当书记的曹昂满脸震撼,心中倒是感慨了一句:“杨平真乃豪杰也,若无人阻挡其如此行事,则天下人心,尽归其所有也。^y/u`e¨d+u.d^i?.~c-o~m?”
就更下定了,要想办法除掉杨平的决心。
杨平可不管了曹昂心中的想法,仍然坐着战车、带着亲卫和新兵,以及杨平指定的各乡长、里长,热火朝天地给偃城县的民众们分田。
到今天下午,杨平已经带领他的分田队伍,来到了偃城县南四十余里地外的最后一个坞堡——曾家。
曾家家主当然也被俘虏了,此时正被绑着双手站在杨平的身旁。
杨平接过何仪送来的捷报,看了一眼后,就让身边的亲卫楼大,当众高声宣读。
只见楼大中气十足地念道:“禀告都督,我部于昨夜抵达北宜春城外,今日五更,派遣精锐突袭刘辟大营,刘辟所部尽皆溃散,止报捷时,已抓获俘虏三千余人。
叛贼刘辟,对我汝南各部之威胁,已经解除,详细战报,晚时便将发来。
护民军第一师师长何仪。”
听了这份极其简单明了的战报,跟在杨平身旁的九位家主、以及曹昂,俱是满脸不屑——
在他们看来,刘辟这伙流寇,攻击他们家的坞堡都有些勉强,被杨平击败,只能说是菜鸡互啄。
杨平也不搭理这帮人脸上的不屑,而是继续认真地,给聚集在这里的四千多人分发土地。
正在热火朝天之时,从后边跑来一个小伙子,快步来到杨平前面,被亲卫拦下后,直接跪地说道:“请都督为小民做主。”
杨平开始还以为这是个刺客,原来是找自己的伸冤的,这种情形,这两天杨平经历多了,于是问道:“汝是何人?有何冤屈需要本都督做主?”
那后生声音沙哑地回答道:“小民姓朱,是春天出生,所以被人叫大春,
本是曾家的佃户,年过二十仍未有娶亲。
年前之时,小的与田中翻地之时,救了一名逃荒的女子,乃报于家中管事,家中管事同意小的与其成婚。
小的成婚三月有余,娘子已有身孕。谁知曾家二房的老爷却有怪癖(此处略省几字),
吾娘子回家之时,已然失血过多,不久便一命呜呼!
小的也被曾家二爷找个由头毒打一顿,恐丧命于曾家,于是逃亡而出。
今闻都督惩恶扬善,大春想问都督,曾家二爷所犯罪行,可否为‘大无道之罪’(反人类)?”
杨平听完,没有询问别人,而是对被绑着双手的曾家家主,寒声问道:“本都督只问一次,尔可给予实话,若尔说假话……”
冷哼一声的杨平说道:“杀人的刀,在本都督手上!”
曾家家主长叹一声说道:“那奴才所说,确为实事。”
于是,杨平当着这三四千人的面,让朱大春指出当时带走他娘子的四名奴仆,曾家二爷“反人类罪名”落实。
杨平大手一挥,亲卫直接将其腰斩!
这位养尊处优的曾二爷,发出凄厉的惨叫、拖着断裂的肠子,在地上哀嚎了半刻钟,才不甘地咽气!
现场爆发出一片“杀得好”的呼喊!被压迫太久的百姓一旦爆发,就如同冲破屏障的火山一样势不可挡!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等杨平给他命名为偃城县南户乡的民众,分完土地以后,天色已经基本黑了下来。
杨平在一声声“都督万年”的呼喊中,来到了曾家坞堡里。
晚饭后,杨平把身边的几位团长、以及包括曹昂在内的九位家主,聚集到了曾家的大堂内。
这几位家主要来见杨平,肯定是要被反绑着手的,杨平对自己的小命可是很在乎的。
“不知杨都督叫我等前来,有何事吩咐?”说话的是刘家家主刘辅,这位是最识时务、而且也是这九位家主中家业最大的,
因为刘辅还有些怜悯之心,手下的佃户、奴仆,相比于其他家的,过得算是稍微强点,但也仅仅是强一点,就像是一个在十八层地狱,一个在十七层地狱一样。
杨平缓缓地说道:“请尔等前来,就是本都督有一个计划,想给尔等商议一下。”
这些投降的家族,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利益群体,基本上是和杨平不死不休的,也正因为杨平把他们这些地主豪强阶级一网打尽,才能在偃城县分田如此顺利。
毕竟,他们以及其家族附庸,占据了偃城县九成以上的土地。
听闻杨平有计划要与他们商量,这几位家主心里都不屑地想:你一个贼寇分了我等家产,还有何好处的计划商议?
杨平伸手示意他们全部坐下,然后让两个亲卫缓缓撑开了一幅用绢布制成的地图。
杨平问曹昂道:“此图乃本都督降于此世界时,观摩沧海大地所制。
曹子修,可识得舆图上所示之地?”
这幅地图使用一块白布为底,上面用黄色的颜料代替了地面,至于青色的颜料,曹昂当然知道那是水。
但是这幅地图里的水域面积实在是太大了。
没错,这是一幅杨平画的世界地图,虽然没有后世地图那么精确,但是却超过十九世纪以前的世界地图了。
曹昂盯着地图中间的那两条黑线问道:“此,莫非大河、大江(黄河长江)乎?”
杨平点头。
曹昂在上面虚画了一个圈,震惊地说道:“此莫非是大汉也?”
杨平再次点头。
曹昂急切地问道:“此图,莫非是我等生长之天地乎?”
杨平再次点头,看向曹昂的目光有一种“孺子可教也”的意味。
“这……这……”曹昂目瞪口呆地指着那幅世界地图,震惊地说不出话来。
刚坐下的九位家主,也纷纷起身,伸长了脖子向这边看来。
只是堂中虽点有油灯,但他们却看得不甚清晰。
见这几人也想关注一下,杨平挥手让挡在前面的亲卫们放行,自己也闪到一边,
任由着十来个人背着双手在地图前惊叹:“不曾想,大汉之外的世界如此广阔也!”
等这帮人都平静下来,杨平才请他们就座,自己则站在地图前面侃侃而谈道:
“我等现今,正在中原之地,往南过了大江,便是古时候所称的南蛮之地,再往南走,过了南岭便是岭南之地,如今大汉十三州之一的交州。
交州往南往西而去,对,就是你等现在看到的这片半岛形地势。
本都督想给诸位说的,就是这片土地。”
杨平的指挥棒指在中南半岛上:“这里只有少量的土着夷蛮,
这片土地里,尽是数人环抱、高达数十丈的参天巨树,若把这些森林收拾掉,那里就是平坦肥沃的土地。
其平原面积之大、土地之肥沃,远远超出目前的中原加河北之地。
而且那个地方因为气候原因,日照充足,雨量丰沛,又有大江、大河贯穿其中,种水稻,一年两熟不是问题,甚至,勤劳者一年三熟未尝不可。
另,这片土地上有大量的铜矿、铁矿。”
杨平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。曹昂以及九位家主眼中都流露出了一丝热切,但随后这热切就熄灭了:
“自己已是阶下囚,如此肥美之土地与我等何干?”
杨平接下来的话却让这十人立马站了起来。
只见杨平面带微笑地问道:“诸位,可愿意去开拓这片肥美之地?”
刘家家主刘辅一个激灵就站了起来,急切地问道:“杨都督此事何意?”
杨平没有回答,而是示意其坐下,然后顺着中南半岛往西指,那个地方就是印度地区。
杨平指着恒河平原说道:“这片平原地区,面积更胜于刚刚的南部半岛,土地肥沃、雨水充足,当地的土人因为在野外采集便能够生活,懒惰异常!
而铜、铁等资源更是超过了目前大汉的储量。”
刚刚坐下的刘辅,又站起来痛心疾首地说道:“如此天选之地,竟被懒惰之夷蛮占据,痛惜哉!”
其他几人纷纷附和。
随后,杨平将指挥棒指向了地图的东北部,那是东欧大平原,再次开口说道:“此地亦为平原之地,而且土地颜色乃是黑色的。
由本都督给诸位解说一下,世间土地,唯黑色最为肥沃。
况这片土地气候与大汉相当,面积更是远超中原与河北平原,然,同样为夷蛮之辈所据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听到这里,就连一向稳重的曹昂也忍不住了,起身问道:“杨都督有何等计划,还请言说,勿要以如此天选之土地,戏耍我等矣。”
其他几人,也都冒着触怒杨平的风险纷纷起身附和。
杨平这次,面带微笑地问曹昂道:“曹子修,如果本都督于战阵之上击败了你父亲,并最终一统大汉十三州,汝以为,你父亲可愿意带着手下的死忠部将,去开拓这里,建国称祖?”
杨平的指挥棒,指在东欧大平原上。
曹昂下意识地说道:“你若击败我父,难道不斩杀他吗?”
杨平这才收起那带着微笑的面孔,认真的对这十余人,以及房屋内的亲兵和数名团级指挥官,说道:
“我等炎黄子孙、天汉子民,乃是这片天地内的主人!
我等同胞,乃是这片天地上最聪明、最勇武之族裔,
尔等且看舆图,我大汉居天地正中,为中国也。
中国之人,当有教化四夷之心,亦应有开拓八荒之志。
古语有云:凡江河所至,日月所照,皆为汉土!”
看着面露自豪之色的众人,杨平朗声说道“当今天下乱世,英雄豪杰辈出,
若效秦末分乱混战十余年,只为争夺祖先开拓之地,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了!
本都督欲定下规矩:神州之地争霸,赢者为神州之主!
败者,则带其亲信、部众,前去开拓四方蛮夷之地,
将炎黄之血脉遍布天地,将华夏之教化施于夷蛮!
尔等以为如何?”
把内部矛盾向外部转移!
说白了,杨平就是看不惯中国人守着老祖宗开拓的这一亩三分地不断的内斗、内耗。
既然他来到这个时代,虽然来的方式有些儿戏,而且还是带着任务来的,这也不妨碍他,想要把这个世界全部纳入炎黄子孙的统治之内。
总之,在后世被英语折磨的没上大学的杨平,就想让这个世界只说一种话,只写一种文字!
喜欢平推三国,没人比我更快。
不想错过《平推三国,没人比我更快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