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章 小孙旷工(1/1)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杨福平也一脸懵,随口回道:“可能是家里有点儿事吧,看看再说。¢优-品_暁¢税/枉. -免^费¢悦?黩\”
一般店里的伙计,只要不是三五天的不见踪影,真有啥急事,临时过不来,大不了挨一顿骂再扣工钱,谁都不觉着是个大事儿。
可小孙不一样,他从来没有错过过饭点儿,就是真有事儿耽搁会儿,那也赶在上午头之前到店。
等到中午送饭的时候,二平拿着窝头纠结道:“小孙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没来吃饭啊!”
呃,这句话挺实在。
说白了,这俩伙计,一天估计都指着这顿饭呢。
二平时跟着亲爹后娘一个妹子凑合住一起,这么大的人了,自己挣一口吃一口,不分家主要还是因为分不起。
小孙呢,他跟着妈跟奶奶还有俩妹子一起住,有东家中午供的这顿八成饱的饭,早上都是喝顿比水稠点儿的玉米面糊糊,生怕多浪费家里的一口粮食。
能让他放弃中午这顿饱饭,得是出了天大的事儿吧。
吃完饭,杨福平让二平找块儿干净布,把窝头给包了起来递给二平:“这会儿没事儿,你去小孙家瞅一眼,顺便给他捎回去。”
老钱抬眼看了看,也没吭声,反正这会儿也没上人,就当二平去偷懒去了。,纨?本\鰰/戦! `醉?芯-璋?踕-更,新_快′
小孙跟二平家离店里都挺近。
过了会儿,没等到二平回来,等到杨福安进了店。
老钱也奇怪:“福安,你不在家玩儿,怎么又来店里了?”
杨福安看着老钱:“我娘让我跟石头还有邻居小孩儿玩撞拐,我老赢,他们不跟我玩了。”
略带几分委屈的坐到条椅上看着他哥。
杨福平心想,亲娘嘞,让个一二十的小伙子跟俩小孩儿玩这游戏,石头哪还有赢的可能啊。
福安只是脑子没长那么成熟,可不代表身量也小啊。
撞拐还有个名字叫斗鸡,就是单脚站立,一条腿盘起来,用膝盖去撞对方,谁把人撞倒了谁赢。
杨福平清清嗓子:“那啥,石头哭了吗?”
杨福安奇怪的看向这个当爹的:“没有啊,我一条腿站着都给他扶的稳稳的。只是不跟我玩儿了!
他跟小三儿又去玩骑马打仗的游戏了,但是不让我参加,说是没有能驮动我的马······”
杨福平觉得还是不介入小朋友的争斗比较好。
就听弟弟继续说道:“咱娘看我没事儿,就说家里也没啥让我干的,干脆让我来店里,有活干活,没活等你一起回家。~d.u_o′x^i~a?o?s+h_u`o·.′c^o~m¨”
杨福平心里一暖,这是当娘的不放心,冬天天短,天黑回家,兄弟俩有个伴儿。
老钱阴阳道:“哎呀,真是兄友弟恭啊!”
杨福安听的懂:“是吧,我爷在的时候也天天这么夸我!”
老钱······
三人正说着,二平气喘吁吁的冲了进来:“福平哥,不好了,小孙家里出事儿了!”
杨福平站起来安抚道:“别着急,慢慢说,到底是怎么了?”
二平急的抓耳挠腮:“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,我们那片儿胡同放贷的刘歪嘴,这会儿就在小孙家坐着呢,说是快过年了,让还钱,不换就让他把妹子寻个好去处抵账。”
这话一出,老钱也坐不住了,径首站起来说道:“走,咱们一起去看看,看看有回转的余地没有。”
刘歪嘴跟同是放贷的老马还不一样。
老马讲究个和气生财,轻易不把人往死里逼。
据说是因为要积德,大大小小仨媳妇生了八个闺女,没见一个带把的,都快凑成九女拜寿了。
不过只是不伤人,欠的钱少一分都不行。
真有那还不起的身子骨精壮点儿的,老马就找个工头过来,让欠债的跟人签长契,去正阳门车站卸车去。
西九城的煤虽说多是京西门头沟跟房山那片儿拉来的,也有用火车运来的冀省的煤块儿。
工头一分钱工钱不发,只管饿不死,就这么干上个几年之后,身子骨熬垮了,钱也够本了。
要是撑不到钱还完,那是自个儿时运不济,不能怪老马苛责。
再不济,家里有几个妞子,甭管好看不好看,大点儿的,送到胡同里去伺候姐儿,也是签的长契,至于耳熏目染的愿不愿意“枝迎南北鸟,叶送往来风。”那就见仁见智了。
小点儿的给找个养母养父,也能挣上笔离娘费,至于养母养父要这么个干女儿是过去享清福还是怎么滴,老马就管不着了。
反正人家手上没沾血不是么。
刘歪嘴恰恰相反,他才不耐烦挣这么多弯弯绕。
按这位的话来说,都是出来卖的,老马是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,活该生不出儿子!
刘歪嘴对待还不上钱的,那就狠厉的多。
二平说要把小孙妹子给卖了,老钱一点儿不觉得是在吓唬人。
大白天的不好关门,老钱拜托隔壁绢花铺子的大姐给看着店。
一行西人匆匆往小孙家赶去。
路上老钱尴尬的摸摸兜儿:“福安,你身上带了多少钱?”
杨福平也发愁,前段时间的法币,基本都让他换了粮食,这会儿身上还真没剩下多少。
于是掏了掏兜儿,低头大概查下:“约么还有有个两万多,不知道够不够。”
两万多其实装身上也不多,一总就两张大票儿跟零星的其他面额。(查了半天,没有确切资料说1946年法币的面额都有多大,能确定的是,有万元的,有千元的!)
要不是备着今儿要去街上买点儿年货,轻易还不会带这么多!
老钱叹口气:“我身上比你还欠点,到时候看吧,不行就“扯虎皮做大旗”!
眼见要进门了,老钱没往后缩,一撩前襟,自己当先进了院儿。
小孙家是大杂院儿,平日里院儿里不说人头攒动,也是进进出出的不少人。
可今天跟千山鸟飞绝一样,鸦雀无声。
就是不知道每家的窗户后面挤了多少双眼睛。
小孙家老钱还真没来过,二平给引到了西厢房的靠倒座房的那边儿那屋。
门大喇喇的开着,一眼就看见当中坐了位颇为雄壮的汉子。
只见这汉子,一件儿羊皮袄子,下面穿的洋布棉裤,脚上蹬着内联升的棉鞋。
顶着颗锃亮的脑袋,满面丘壑,褶子里藏不住的油光,一张嘴臭气熏天,一口烂黄牙:“呦呵,这是毛都没长齐的一家之主找过来的援兵?”
不想错过《活在民国当顺民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