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完结(1/1)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“谢谢了,兄弟。·s·a_n,y?e?w~u/.+n¨e~t′哥不去了,哪有过年上别人家的。”半天儿补一口。
“那是咱家!”栓子酒气上涌,脸色涨红,“不是别人家。”
“你的好意哥心领了,哥回去真有事儿。”
“刚才还说没事儿呢!这回又有事,你就是磨不开,跟老弟不用。你就放心跟老弟走,完事儿咱俩一起回去。我让全村人看看,我栓子交着北京的朋友了。我这北京的朋友神通广大,好几个月要不来的钱,他三天就要来了。”
“这事儿不要跟别人提。哥不是跟你客气,我说不能去就不能去。再说,你跟车站蹲一夜才买着一张票,我还上哪弄票去?”
“哎呀!”栓子一拍脑门,“我把这事儿给忘了。啥都好办,就这票难整啊!这……”
“以后的吧,以后有机会哥跟你去看看。”
“那也行,你可千万别跟我客气啊!哥。”
当天晚上,半天儿把栓子扶回床上,自己收拾好残局,也睡下了。第二天他早早起来出摊儿,准备最后干半天就回北京,结果一上午也没开张。
眼看着晌午已到,他锁了倒骑驴的门,跨上后座,准备蹬走。这时,前面摇摇晃晃地走来一个穿着破旧大棉袄、戴着狗皮帽子的老头儿。
此人正好挡住胡同口,半天儿坐在车上等他过去。不料那人来到车前,竟站住了。
半天儿打眼细看,见那人捂得严严实实,帽子口上了一层白霜,只能看见一双眼睛。“您老配钥匙?”他眯着眼睛问,嘴里冒出一股白气。
那人从帽子口盯着半天儿看,半晌回答道,“不配钥匙,我赊刀。”话里一股唐山话的味儿。
半天儿立刻从车上下来,仔仔细细地看了来者一遍,这次他注意到,这个人的实际年龄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老。_x¢i\a·o_s/h_u/o?g*u.a′i`.!n~e`t\他定了定神,试着回应道:“我这配钥匙的,哪有刀赊给你?”
“我赊你。”
“您老赊的是杀人刀还是宰牛刀啊?”半天儿照着江湖盘口继续回答。
“我赊菜刀。”
“菜刀我可用不上。我一个配钥匙的又不是厨子。”
“不看咋儿知道用不上?”
“那您给我瞧瞧?”
来者四下打量,确定没人注意后,敞开大衣襟。在他左手边里怀的位置,挂着一把上了锈的铁菜刀。
半天儿伸手把菜刀摘下来,摸到背面粘着一个信封。
“呦嗬!这口刀是真带劲,这您给包的浆吧?”半天儿以极快的手法把信封退到袖子里,嘲弄地问。
“磨出来就是宝刀,不识货我就带走。”
“成成成,”半天儿摆手,“我给你现钱儿。”
“不要现钱儿,明年二月二,在这个地方我来取钱。”说完,来人转身就走,一晃神的功夫就消失在了街外的人群中。
半天儿蹬着车往家走。心里不禁犯合计,因为刚刚那人可不是用一把破刀讹人的。
在江湖上,专门有这样一个行当,叫赊刀人。他们游走各地,专门向别人卖东西,以剪子和菜刀居多,奇怪的是,他们从不要现钱,而是预言一种情况,预言实现的那天,他们回来取钱。预言内容五花八门,且多是与现实情况反差极大的,比如玉米两毛钱一斤的时候,他们说玉米达到两元钱时回来收钱。
民间多认为这是春秋战国鬼谷子的弟子,因为预测到天灾人祸,又不能泄露天机,只能以特殊的方式提醒老百姓做出防范。
但半天儿知道这纯属无稽之谈。?x/i?n.k?s·w+.?c?o·m\赊刀人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下信息组织,他们遍布天南海北,以赊刀的名义四处打探消息,然后也以赊刀的名义卖给需要信息的人,或者帮助人送信。赊账一来可以掩盖他们的身份,二来也充分体现他们的生存信念——诚信。
如今随着社会进步,赊刀人和很多传统行当一样,已经走向末路。在这种时候还能用这种古老方式给送信的,半天儿知道一定是道上的人,并且事关重大。
按照规矩,他必须在回家之后才能拆信,所以一路上把三轮车蹬得飞快。不料半路冲出来一个老太太,他猛地一拐,车撞马路牙子上翻了,玻璃碴子和钥匙料溅了一地。
半天儿暗骂一声,丢下车往家跑,后面老太太紧着追,“小伙子,别跑!大妈讹谁也不能讹你一个配钥匙的!多少钱大妈赔给你!做买卖,都不容易!”
半天儿跑出两条街才把大妈甩掉。
回到家,正好栓子出去了。半天儿忙不迭地打开信,见上面是老刘的笔体:天儿,你被盯上了,赶紧离开你那地儿,别回北京,保全自个儿,明年二月二我给你信儿,咱俩见面说。
老刘是这个五人团伙的老大,量斗的世家,在盗字行里有一号的人物,平时像半天儿和疯猴子这样爱惹麻烦的得罪谁了,全都是老刘出面摆平。在半天儿的印象里,老刘遇着天大的事儿都没像这封信上这么急过。
妈的!出事儿了!半天儿终于意识到这两年的背运不是偶然。现在老刘让他逃,他必须得逃,可是逃到哪呢?哪里安全呢?
他摸出打火机,哆哆嗦嗦地点着一支烟,随手把信烧掉。一支烟之后,他想到一个主意,推门往出走。
正好栓子回来,俩人走个顶头碰。
“哥,你干啥去?”栓子双手抄袖,头上肩上满是雪。
“我想好了,我跟你回家过年,我去弄张火车票。”
“哎哥?咱俩想一块去了,我刚才出去给你整了一张。”栓子高兴极了。
“真的假的,你弄着了?”半天儿十分惊讶。
“啊!”栓子颇为得意地从里怀掏出一张火车票,“你看,跟我一趟车,就是不在一个车厢,没事儿,上车以后我找人换到你旁边去。”
“你跟哪儿弄的呀?”半天儿接过车票,仍不敢相信。
栓子犹豫了一下,“哥,我不会撒谎,我在黄牛那买的。虽然挺贵,但我觉着要是因为没票你才没去成,好像我不太诚心似的。”
“多少钱?这钱哥出了。”
“不是这个意思!”栓子赶紧解释,“我是怕你不去——”
“什么都别说了兄弟,这件事儿办到哥心眼儿里去了。这么着吧,给你钱好像跟你太客气似的。赶紧收拾东西,今晚儿哥带你出去潇洒去。哥请客。”
“去哪儿?”
“去你不敢去的地方。明儿咱俩直接上火车。”
“那敢情好啊!”
“说走咱就走。”
半天儿把自己的衣服放在栓子箱子里,自己穿着栓子的衣服,帮栓子提着行李,出门打车前往红灯街。
要说半天儿请客是想还栓子的车票钱也可以,但更多的是,半天儿觉得今晚自己这个地方已经不安全了。赊刀人能找着他的摊儿,把信送到,也能把他的位置卖给别人——他可不想把生死寄托在什么古老组织的诚信上。
第02章 大山坳子
半天儿带着栓子在酒吧舞厅足疗店混了一宿,第二天将巴儿赶上车。上车之后,他小心防范,每隔几个小时就找人换坐,两天以后平安无事来到了栓子家所在的小县城。
半天儿平时都在北京混,外出去的基本都是南方,从没见过这么闭塞的小县城。下车之后对了好几遍票,才确定自己没坐错车。
栓子看半天儿一脸蒙圈的样子,不由得放声大笑。笑声在空旷的大道边传荡,向被白雪覆盖的大山里飘远,惹得半天儿也跟着笑。
栓子笑的是回家的兴奋,半天儿笑的是:这回谁他姥姥的能找着我。
俩人在县城里坐上一辆几乎报废的小客车继续赶路,于当天下午到达目的地双龙镇。栓子对半天儿说:“从这个镇子往北走,七个小时走到咱家。”
“坐车呢?”
“没有车。”
“总有头驴什么的吧?”想到七个小时的脚程,半天儿心里打怵。
“平时赶巧儿兴许能碰着咱村的人,现在这帮年备节的,肯定没人出来。咱俩就步行吧!”
半天儿望着四周合围的山跟满天满地的雪,心里冒出一万个“你大爷”。
栓子安慰道:“没事儿,哥,回家就好了,咱那村要啥有啥。”
“也成,”半天儿尽量克制自己想骂人的冲动,“我这也算是入乡随俗了。我这脚力再不济,估计头半夜能到家。”
“今晚咱俩就不走了。住一宿,明天早晨再走。”
“你看你又不着急了,你这山里头有狼还是怎么着?”
“狼肯定有,但咱不怕狼,怕的是不干净的东西。”
“不干净的东西?闹鬼么?”
“一看哥你就是明白人,但别说的这么直白。这条山路闹鬼闹得还挺邪乎呢!一般要不是火烧眉毛的大事儿,咱们村的人打死都不敢半夜出来。”
“你哥我还真就没见过鬼长什么样儿。兄弟,前面带路。”
“哥,你可能是神仙不怕这玩意儿,但小弟这肉体凡胎的,可经不起。我小时见过一次黄鼠狼上炕,吓得尿炕一直尿到七岁。”
不想错过《关东志怪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