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难题出现(1/1)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姜一燕是个大明星,对娱乐圈的事情知道得比较多,网红直播也有想通的地方,说起培养网红,她第一反应就是需要很多资金支持。
钱隆觉得她说的有道理,便帮李准算了一笔账。
“前期的硬件投入,场地有工厂提供,舞蹈室装修,直播间装修,一百万也勉强够了,就是设备,导师,运营和管理,这些软条件才占成本的大头,我们如果确定要走这条路,就不能虎头蛇尾,把问题留给厂子是不行的。”钱隆对于李准这个想法,没有明确不支持,但看得出来,他并不看好。
安妮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“方向是对的,心地是好的,出发点也没有问题,我们旨在为工友们留下一点什么,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,问题就在于,你是想把这个事情,做成公益项目,还是想跟厂里合作,打造成一个盈利性项目呢?”
无论是做公益还是做企业,都需要项目本身盈利,才能持续下去,安妮也只是问一问了解清楚。
李准没有直接回答,问道:“你们觉得呢?”
姜一燕笑道:“我无所谓,就算要做一个传媒公司,也只是投入一点小钱你开口,我就愿意投。”
李准倒是
没有想到,姜一燕这么爽快,他两之间接触其实并不多,都是在节目中有些交涉,交往淡如水。
“或许这对她来说,只是一点小钱吧,可能真的不值得她去在意。”李准如是想着。
他还是很感激姜一燕的信任,无论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就算再不多,后续的投入都不仅仅是一两百万能解决的。
钱隆呵呵笑道:“准哥,你知道的,从读书那会我就一直跟在你后面,不管做什么,你只要发话,你让我投哪我就投哪,你不用问我意见。”
不管是一两百万,还是一两千万,对钱隆来说,也不是什么大事,他跟李准的情分,就不止这点价钱可以衡量,所以针对他来说也是小钱,无论是趁着这个机会做成一个自己的事业,还是直接做成一个公益项目,他都不会在意。
安妮也笑着说道:“你要真想做成一份事业去经营吧,只要你有信心,我也不会有意见。”
三个人里,安妮家的经济实力无疑是最雄厚的,她跟李准的感情基础也是最深的,可以说三个人里,她对李准的信任度肯定是最高的一个。
“有你们真好,感觉就像被幸福包围。”李准笑道。
他只不过是
想问一问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,没想到他们都是出奇地一致,完全支持李准的想法,不想在这件事情里面动什么脑筋。
或许这就是朋友之间信任度的初建立。
“其实我倒没想过要自己去经营,因为隔行如隔山,我的爱好和经验都不在这里,但是呢,又确实想为后来人留下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,所以才有这个想法。”
“这很像建国初期的工友之家,能够让大家有一个娱乐,提升自己的地方,我的初心就是这么简单而已。”
“要去做,肯定就要做好,不然这个事情就没有意义,你们都知道,要做好这个事情,就不是一百万装修费的事,我的建议是,我们大家都不要考虑自己投身进来,而是找到一种方法,可以在我们走之后,这个新工友之家,依然可以持续健康地存活下去。”
李准简单地说出自己的观点,他也不想在这份事情里面去花太多心思,爱好不在这里。
只是遇到了,就想努力去完成它,做一件有始有终的,有意义的事情。
他没办法只是考虑完成节目拍摄,就像在乡村主题那里一样,他同样会为后来者,留下很多东西,在他力所能及的前提下。
乡村主题村在他们走后,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新旅游景点,也是一个开放网红打卡地,每天过去旅游的人都很多,给乡村带来了很多收益。
这就是一件大好事,虽然默默无闻,但可以帮助到很多人。
来到这边,他没办法延续乡村主题的模式,因为这里毕竟是个半封闭的厂区,不对外开放,来去就这几千员工,不能像那边一样,靠旅游业这样的外来资金帮忙。
姜一燕大概清楚了李准的想法,她想了一会,说道:“那我们能不能直接就做成一个公益项目,请公益基金,或者成立一个公益基金来运营呢?”
运营需要成本,公益基金运营会从项目里直接扣除运营成本,也不是无偿奉献,就只是一份工作。
钱隆说道:“这是一种方法,但更适合于传统行业,因为公益基金运营更依赖于传统数据,像新媒体运营这种变化很快的项目,公益基金的操盘可能会让这个项目的市场触觉变得迟钝。”
言下之意,靠请一个公益基金来维持后续运营的可能性不高。
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。
安妮打了个响指,说道:“我有个方案,说一下你们听听,我们可不可以让工厂工会
接手呢?”
“工会也不擅长经营这种新媒体公司吧?”钱隆问道。
“对,现有工会肯定是不擅长的,但我们可不可以让工人们自己组建一个新的团队呢?工会只是一个说辞,其实就是让工友们学习自己管理自己,这样的话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吧?”安妮说这个时候,眼睛里藏着两颗小星星。
她能看到一种美好景象,工友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前途,最后皆大欢喜。
姜一燕说道:“理想很丰满,但要实现的话,至少要解决两个拦路虎,第一个问题,谁能为这个项目兜底,说到底,一旦亏损,还是钱的问题,第二个难题就是,谁能无偿地去带动第一批管理者,教他们如何运作管理呢?其实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项目赚钱以后,怎么分配和持续化的问题,不过如果真能走到这一步,这个问题反倒是最好解决的了。”
姜一燕是一个务实主义者。
她在安妮的理想主义基础上,加入了自己的想法。
难题出现了,想要让工友们有个提升自己的地方,这是有益的事情,但项目本身是个生意,需要持续的投入产出,既然是门生意,跟公益就变成了两码事?
这可如何是好。
不想错过《三十如狗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