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小说 > 落榜后,我带红警基地回明末爆兵 > 第三十六章 忠不可言祖大寿

第三十六章 忠不可言祖大寿(1/1)

目录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
好书推荐:

看见小太监不收钱,祖大寿有点慌。

辽东的局势是这样的,军饷出京师先少一大半。

到了辽东,最多剩下四成多。

可是这点军饷,还得送一大半回京师,去给各路文官送礼。

真正能落到各路军头手里的,也就两成多。

什么?

不送礼行不行?

大家都送礼,不送礼的那个军头,早就被京师里的文官老爷们给弹劾下去了。

可以说,送了礼,京师里的文官老爷们未必记得这个人。

可要是不送礼,呵呵,京师里的文官老爷们保证教他做人。

要知道,这些人,连戚继光都能赶下台。

更何况这些远远不如戚继光的辽东军头们呢?

就拿着两成多不到的军费,还要这群辽东军头怎么打仗?

更何况,这两成多不到的军费,还是名义上的军费。

所谓名义上的军费,就是理论上该给,但是实际上不一定发的下去的。

就这两成的军费,欠饷不给,都是很正常的事情,甚至因为这个闹出过不少兵变。

青天大老爷们是这样的,前线的将士们只需要饿着肚子打仗就行了,后方的文官老爷们需要考虑的就多了。

青天大老爷们岂会拖欠军费不给?

只是灵活的给军费,选择性的给军费,时断时续的给军费......

军费不是不给,而是像调休一样调着给......

至于前线的将士们饿肚子,那和后方的青天大老爷们有什么关系?

要是有人造反,那就更好了。

反贼的军费,还用给吗?

直接进青天大老爷们的口袋不好?

辽东前线,每年有高达480万的军费额度。

但是出了京师,就只剩下240万两不到。

除去那些送上去的孝敬,真正能花到辽东前线的,实际上也就100万两出头。

但是这些,都是理论上的事情。

实际上,拖欠军费常有的是。

每年真正花到辽东的军费,可能还不到80万两,还包括毛文龙的东江镇。

可以说,光靠朝廷的军饷,辽镇和东江镇都快要饿死了。

现在祖大寿比较慌的就是,小太监不收贿赂,是不是崇祯皇帝要限制辽镇屯田?

要知道,为了吃饭,辽镇在辽东大量屯田。

事实上,孙承宗额外的“开疆四百里、屯田五千顷、岁入十五万石”,就是这一时期。

没办法,总共80万的军费,被毛文龙分走了十几万两,辽镇只有60多万两实际收入。

这些屯田,就占据辽镇过半的收入(原来也有一些屯田)。

真要把这些屯田丢了,辽镇就要饿死了。

毛文龙那里也一样,要不是一直狠狠吸血朝鲜,赚走私到朝鲜的商人的保护费,毛文龙那里也要崩盘了。

所以辽镇的屯田和东江镇的走私,是万万不能断的,断了就得出大问题。

故而崇祯皇帝一上台,一方面继续允许辽镇屯田,一方面继续让东江镇收走私商人的保护费,是有原因的。

不让他们这么干,他们就得在饿死,造反,投靠满清中间三选一了。

怎么看,损失的都是崇祯皇帝的实力。

就这样,祖大寿越想越心慌,只得咬牙准备大出血。

诚惶诚恐的祖大寿等到众人离开之后,对小太监道:“天使,祖某一介武人,这次侥幸得了些军功,得蒙圣上眷顾,实在不安。

天使夙兴夜寐,照顾圣上起居,可是辛苦劳累的紧。

这些银两,还有些高丽参,都是末将的一片诚心。

还请天使收下,能在圣上那里美言一二。”

小太监看到一大堆银票,和人参,顿时眼睛都瞪圆了。

这些上了年份的人参,简直就是无价之宝。

谁收到这种礼物,都会给他一路开绿灯的。

不过小太监胆子不大,开口道:“祖将军,咱家可不敢收这个。

之前兵部的文官们收了这些,现在都进了西厂,恐怕没有几个能活着出来。

咱家向来胆子小,只是承蒙王公公(王承恩)在圣上那里美言,才得以留在京师侍奉圣上。

所以这些礼物啊,还是免了!

您要是真想感激咱家,就在折子多给咱家写几句好话,咱家帮你递上去。

另外,圣上还有口谕下达:从今往后,什么部费,规费,碳敬,冰敬之类的一概免除,把所有的军费都花在军队上。

如果有人索要这些,私下报告给圣上就是。

你唯一的任务,就是守住锦州!”

祖大寿点了点头:“天使放心,我一定把锦州城守的如同铁桶一般!”

小太监又道:“今后,辽东所有的军费,都从圣上这里出,所以都是实数,军饷都有全额,没有拖欠。

但是具体军饷发多少,还得辽东总督王在晋和总参谋长李靖确定。

如果祖将军数额有疑问,可以写个折子,咱家帮你送上去。

圣上说了,没有部费,规费等乱七八糟的费用之后,辽镇也不能有什么乱七八糟账面兵马了。

只有实数兵,才能发实数的军饷。

当然,之前的欠饷,圣上也是根据实数兵马来发的。

另外,今天咱家只是送来的饷银,粮草明日才能到。

祖将军还是做好准备,五十万石粮草,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”

祖大寿点点头:“天使放心,末将一定安排妥当!好在锦州距离海岸不远,运输还算方便。”

锦州确实距离海岸线不远,特别是明末的时候。

几百年后,锦州才开始远离海岸线。

自山海关至锦州约有三百里,乍一听很大,但实际上就是靠近海边的一长条。

作为长条的顶点,锦州确实非常靠近海岸线。

几百年间,地质变化很大的。

至少在眼下,掌握了制海权的大明补给锦州还是很方便的。

但是如果想去补给大凌河,那就是在痴人说梦了。

从港口到锦州,只有很短的路。

但是想去大凌河,起码多加三十多里。

大明在锦州这里,又不可能一直保持能击败满清的野战集群。

野战打不过,还要顶着额外的三十多里去补给,听上去像是在找死。

哪怕是最爱微操的校长,都不至于这么当运输大队长。

故而,明军的防线,只能修到锦州。

不想错过《落榜后,我带红警基地回明末爆兵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放弃 立即下载
目录
新书推荐: 弱水三千,吾要一缸 我 妖精 受气包[穿书] 一梦三世 怀崽300年间我在魔界恃肚横行 我做的菜巨无敌好吃[系统] 虫族之上将 张灯结彩 刀光默影 救赎美强惨反派[穿书] 我是孩子他爹!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