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打算去广东的父亲(1/1)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父亲回来了,张文远也就没心思继续去二伯娘家吃饭了。
他俩小的待家里还能每天在二伯娘家吃,父亲在,再去吃就说不过去了。
天渐渐凉了,水鸟蛋也搞不到了。
昨天大姐搞得油耙耙,给了他了不少。
张文远打算蒸包子。
将面和好发酵,他又把红薯粉条泡上,然后在菜园子里拔了几个胡萝卜,也弄了些韭菜和小青菜。
昨天买的豆腐还剩不少,没有鸡蛋,包子馅只能用煎豆腐来代替了。
他先点着小锅,将豆腐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。
然后只用油和盐煎制,煎制到两面金黄,豆腐彻底变硬定型,就可以盛出来备用了。
粉条也用炒过豆腐的油锅泡开的,家里油不多,他只能那么重复利用了。
在准备好前期工作之后,过来找他背书的三姐正好到了。
“嘿,早知道不来那么早了,这刚来就被你这剥削货给逮着了。”
包包子的三姐不停吐槽着,说的张文远直翻白眼,没好气的反驳道:“哪次你不是吃的最欢,好吃的还堵不住你的嘴!”
三姐的性格也开朗多了,现在和他一起学习,每天都会变着法和他斗嘴,这或许是学习上的不平衡,嘴上找补回来吧。
今天的父亲也早早起床了,看了眼厨房,发现饭还没做好,拿起锄头提前出门了。
地里的红薯到了收割的季节,家里冬天吃的还要靠它们,因此父亲也没做耽搁。
他们家是种了四亩小麦,可那些小麦都是要上交的。
这个年代,农民吃不饱饭,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交公粮。
而且这几年还是交公粮比例最大的时候。
山村日子不好过啊,平均每人才几分地,亩产还不高。
主要是土地大多是山坡地,很容易干旱,小麦亩产五百斤都能烧香拜佛了。
五百斤的粮食要交差不多二百多斤的公粮,基本是对半交了。
可再刨去种子,化肥的花费,农民到手的真的是少的可怜。
这也是张文远家为什么一年四季吃杂面的原因。
红薯是长在山地里的,那些山地不算官地,是不用交公粮的。
再加上红薯的生长条件没有小麦苛刻,因此他们村的人,吃红薯面要比吃白面多的多。
或许有的人觉得红薯好吃,烤着吃,煮着吃,炸着吃,更有甚者还能炒菜、煮粥。
可再好吃的东西,让你一天到晚,一年到头的吃,也会厌烦的。
“嘿,想偷懒是吧!”
包包子的三姐,看张文远发呆,又忍不住的打趣起了他。
张文远也没太理会她,看包子包的差不多了,将大锅里添些水,开始把一个个各式各样的包子放进了用抹布掂着的篦子上。
因为有小孩子,他还特意做了几个糖角,毕竟俩小的最爱吃了。
.........
张文远做饭的功夫,父亲已经在地里忙活了。
秋天的露水很大,天也有些凉,干活的人们穿的也都不薄。
“三哥,起来那么早啊!”
小叔小婶也来了,他们两家的红薯地挨着,小叔刨土,小婶清洁,俩人的效率要比父亲单独干高了很多。
“嗯,今年天不错,红薯块头也大,回头多晒些粉,下多点粉条。”
父亲干的也开心,红薯产量高,意味着家里最起码不缺吃的。
“是啊,今年确实行,可能是菩萨保佑吧,咱们家越来越好了。”
父亲听小叔连红薯高产都能扯上菩萨,没忍住的笑出了声。
“三哥,我过几天去广东,你和我一起吧。
现在文远懂事了,文妹以后也能考大学,家里那么多窟窿,别委屈了他们俩。”
父亲已经被小叔和二伯说了好几次,原本担心他们兄妹年龄太小,但现在自己的表现,让父亲打消了大多数的后顾之忧。
但他还是放心不下,因此默默地抽着烟,一时间也没回应小叔。
“家里二嫂给看着,文远和文文也都上学了,我手里还有几千块钱,你先把外债还上,在广东待上一年,也不用那么难了。”
“钱你不用出,你自己还要盖新房,我怎么可能用你的钱!”
父亲一听小叔要帮家里还债,立即否决了,他最疼的就是小叔,也不忍心小叔难做。
“三哥,宏光可是你亲兄弟,你都能帮我们家,现在我们家有这个钱,你还老推脱,以后让宏光怎么有脸面,也会被村里人看不起的。”
小婶看父亲不肯接受,她也立即帮腔搭话。
“就是,三哥,我可是你血亲的弟弟,你不能只允许你帮我,我帮你都不行,你还把我当弟弟不!”
父亲看小叔和小婶越说越急,一时间竟语塞了起来。
他本来就不善表达,遇到能说会道的小叔和小婶,他更应付不来了。
小叔看父亲埋头干活不理他也是一阵的心急,遇到这样不按道理出牌的哥哥,他真是有力气没地方使。
“三哥,现在小军在广东一个月都能拿一千三四,你在家就算每天都有活儿,每个月的工钱都不会超过五百块,和我们一起出去吧!”
“哦?”
父亲听到广东工资那么高的时候诧异了一下,因为小军去广东的时间才一年半,现在都能拿一千三四了,由不得他不惊讶。
小婶看父亲感兴趣立即趁热打铁道:“三哥你手艺好,到了广东,肯定是大工,一个月两千都有可能,你到县城跟二哥干,一个月最多给你开四百,你自己想想,哪个更合算!”
小婶的话让父亲心动了,以前的小叔不是没和他说过,可那个时候的张文远三天两头和人打架,小妹又那么小,父亲确实放心不下。
现在张文远懂事了,他出外做工一个多月,张文远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,妹妹照顾的也很好,这让他放心了大半。
是该出去挣钱了,张宏建也不希望儿子闺女以后没钱读书。
家里本来负担就大,他也不能老指望着二哥帮他。
现在的儿子是和文杰一样的超级天才,闺女也很懂事,学习都很好,以后俩孩子读书可是需要很大一笔钱,老待在家,确实是供应不起。
想想大哥大嫂的无奈,他此刻算是下定了决心。
“行,老四,过几天三哥和你一起去广东,到了那你带带三哥,毕竟人生地不熟的。”
小叔看父亲答应连连称好,甚至还兴高采烈的和父亲说着他的职业规划,搞得小婶在一旁笑的合不拢嘴。
小叔在广东是开摩托三轮拉客,对那边的工厂非常熟悉,他给父亲讲着那边的情况,一时间搞得红薯田里欢声笑语。
“嘿,张小四又开始吹牛皮了!”
不远处的莲花婶子看兄弟俩高谈阔论,忍不住的和她家男人调侃了一句。
“张小四吹牛皮不是一两天了,上次和我说,广东好些人一个月能赚十万,怕不是省长吧!”
“省长也赚不十万!”
“那就是吹牛皮!”
大山遮住了农民的眼,在这个人均每天赚钱不足十元的地方,你和他讲有人一月十万的赚,那他们肯定是不信的。
小叔刚出外那几年,还喜欢在村里显摆,现在已经很少说广东的事情了。
因为即使他说了,也不会有人信,还会招来诽谤和妒忌,是真没必要啊。
太阳很快辣了起来,没吃早饭的兄弟也都没了力气。
将红薯装进麻袋里,父亲三人一人扛一麻袋下山了。
不想错过《重生:从骗妹妹吃鸡蛋羹开始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