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> 单手拿下公务员面试题 > 第五章 面试中的技巧1

第五章 面试中的技巧1(1/1)

目录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

全网书籍最多,永久免费无广告!

好书推荐:

公务员录用面试的核心是考察考生自身的能力,面试技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考生的能力有质的飞跃,但它可以帮助考生对各种可能的情境和问题应付自如,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能力。

第一节 面试中的礼仪

一、严格守时

1.不能迟到

迟到会影响自身的形象,而且大单位的面试往往一次要安排很多人,如果考生迟了一刻,就很可能与这个单位永远的失之交臂了。

但考官是允许迟到的。这一点一定要知道,否则,考官一旦迟到,考生的不满情绪便会流于言表,这样考官对考生的初步印象就大打折扣了。况且考官的确有其迟到的理由:一是单位事务自然优于招聘事宜,因此可能会因公事而延误了时间;二是前一个面试长于预定的时间;三是人事部或秘书没协调好,这种情况经常发生。还有的主管人员由于整天与高级客户打交道,做招聘时难免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,因此对很多面试细节都会看得比较马虎,这样也就难免搞错。也有人故意要晚,这也是一种拿派的方式,因此考生对考官迟到千万不要太介意。记住,现在是考生在考试,而不是别人在求考生上岗。

面试单位如果没有总机人员的设置时,考生到达面试单位后,可对接待人员做简单的自我介绍,然后,直接前往面试会场,切记到处东张西望。对于面试单位的职员,举止动作亦应端正有礼。

在到达面试会场前,不论在走廊或电梯内,如果遇到面试单位的职员,都应礼貌的问候,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,切记问东问西的。依面试单位人员指示的场所,静静地坐好:通常在面试主考官未到达面试会场前,面试单位人员会指示考生在等候室等待,因此,考生切记在未受指示前,随意乱坐,这容易让人产生过于随便的负面印象。

在等待时,可不断地预演面试的情境:在等候室等待面试时,切记不时的看手表或做补妆的动作。最好冷静地培养面试时的情境气氛。应避免与主考官套交情:在面试时如果遇到熟识者或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主考官时,应避免套交情,否则容易让人产生不够成熟的负面印象。

如果真的快赶不上面试时间时,应迅速与面试单位联络:迟到是面试时所最不可犯的大忌,因此,如果真的快要赶不上面试时间的话,可先通知面试单位,有时不但不会得到负面的印象,反而会让主考官对于考生的果断判断力留下深刻,而给予正面的评价。

同时,考生也不要太介意考生员的礼仪、素养。如果他们有些不妥之处,如迟到等,考生应尽量表现得大度开朗一些,这样往往能使坏事变好事。前面提到,面试无外是一种人际磨合能力的考察,考生表现得得体周到自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
2.最好提前10-15分钟到,熟悉一下环境

最好在面试通知时间的十分钟前到达面试会场:由考生到达面试会场的时间,可看出其对时间管理的观念。控制面试到达时间,过早到达或迟到都不合时宜,最好在面试通知时间的十分钟前到达面试会场,最为合时宜。

有位卡耐基总部的副总裁来香港给培训老师讲课。培训中心地处铜锣湾,这位副总裁下榻的饭店也在铜锣湾,不过五分钟的路程,可他却整整提前了半个小时。有的老师就问他,为什么提前这么早到。这位副总裁说:“我早到,心里就踏实,就能镇定一下,就更有自信了。我们搞心理培训的人都明白,如果一旦迟到,就很容易心怀愧疚,在课堂上的发挥以及在逻辑思维、语言表达方面都会大打折扣了。”听了这一席话以后,每次培训他也都提前到达。这样即使遇上交通堵塞,也有一定的富余量。

如果有长距离的交通,宁可早到30分钟,甚至一个小时。如果城市很大,路上堵车的情形也很普遍,而且对于不熟悉的地方也难免迷路。但早到后不宜提早进入考场,最好不要提前10分钟以上出现在面谈地点,否则考官很可能因为手头的事情没处理完而觉得很不方便。有的考官往往是说几点就是几点,一般绝不提前。当然,如果事先通知了许多人来面试,早到者即可提早面试或是有空闲的会议室等候,那就另当别论。对面试地点比较远,地理位置也比较复杂的,不妨先跑一趟,熟悉交通线路、地形、甚至事先搞清洗手间的位置,这样就知道面试的具体地点,同时也了解路上要需的时间。

提到洗手间,这实际上这很重要。有一个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去外企面试的故事。他在面试前突然想去洗手间,但因对写字楼的环境不熟悉,面试前也没去过,自然一时搞不清到底哪个门是。结果竟一头撞进了火警通道,还冒失地按了火警铃,结果整个楼响成一片,着实轰动了一把。他慌慌张张地躲了一阵,之后才去了洗手间,等到再去面试的时候,已错过了预约的时间,此时面试主考已起程去机场了。他也就失去了就职这家公司的机会了。

3.把握进屋时机

进屋后,若发现考官正在填写上一个人的评估表,不要打扰,表现得理解与合作。但也不要自作聪明,在考官不知晓的情况下等在门外不进去,这是不对的。对考官来说,什么时候填写评估表,写多长时间,都是他自己的工作安排;但对考生来说,如果面试的时间到了,就应该按点敲门。不过如果考官请考生在门外等一下,那就另当别论,此时考生就应按他的要求做。其实有的时候,考官已填完了表格,并已开始看自己的文件了,这时,如果考生仍自作主张地在外面等,就会落得“哑巴吃黄莲,有苦说不出”的后果。有的人会让考生进来在屋内等一下,考生就按他的安排做,不要东张西望、动手动脚、闭目养神或中间插话。这段时间虽然会比较难熬,但忍一忍也就过去了。如果实在无所事事,边上又有可以看的杂志,那么在经过允许之后,可以翻阅。一般填这种评估表时间都不会太长,不必一定要省这个时间看点什么或干点什么。有经验的考官会妥善处理这种尴尬的局面。比如,他觉得考生等的时间长了,就会建议考生要不要先看一下桌面上的杂志。这时即使考生不想看,也别拒绝,考生看不看是另外一回事,但礼貌上要友善地接受。

二、行为举止

即使已经整肃仪容了,如果没有好的气质,同样会产生不良的作用。尽管说“佛要金装、人要衣装”,但不论考生穿戴得多么整齐,如果在别人面前做出掏鼻孔的动作,考生员一定觉得恶心。也许以掏鼻子为例是极端了一点,但事实上,有此行为者不计其数。也许只是习惯性或下意识的动作,但终究是不干净而且不雅观的动作;实难给人好印象。因此,绝不可有此失利的行为。

关于这方面,平日就应该做好清除鼻孔、耳朵之类的工作,以后就不会在人前出丑了。万一鼻孔痒,极需抓痒时,也应先说声对不起后,拿出手帕遮住鼻子,迅速的用手揉捏的方法解决。如果耳朵痒,也要先说声“对不起,我的耳朵里好像有虫爬进去了。”然后,用手指迅速压挤的办法来解决。这样,当可取得考生员的谅解,认为考生懂礼貌,也不致产生反感。总之任何动作都必须合乎礼仪。

此外,面试时必须保持沉着,不可浮躁,也不可将手动来动去,这些都是无礼的动作。又如,用手去整饰头发或将双臂交叉等,都要避免。还有一点要注意的,嘴要闭住,嘴巴张开不仅难看,而且仿佛还可以从口中看穿考生的心似的。但也不能抿得太紧,否则缺乏亲切感。总之,过与不及,都不是好现象,这点切要加以注意。

得体的举止可以产生吸引人的力量;否则就可能使人厌烦。举止得体是要求考生的举止动作要符合身份,适应场合,并能恰如其分地借以传达出个人的意愿。有的专家认为,在人际交往中,约有80%的信息是借助于举止这种无声的“第二语言”来传达的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:“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,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的美,又高于相貌的美,这是美的精华。”正是因为人们的举止动作,表现了他的气质、性格乃至思想等内在的东西,所以在面试中举止得体显得尤为重要。据报道,一位爱国华侨经过周密的考查后,决定向国内一家单位投巨资。当他与这个单位的经理面谈后,这笔交易泡汤了。原因很简单,原来这位华侨与经理面谈时,这位经理坐在沙发上跷起二郎腿,不停地颤动着,并吞云吐雾,这位华侨担心自己的巨资会被他抖落得干干净净,化成烟雾无影无踪。在面试时举止要端庄、稳健,大方有美感。

三、姿势

姿势象征人

格。正确的姿势表示正确的心态,尤其在面试场时,更要注意。立要直、坐要正、走路姿势要端庄文雅。

1.立姿

双脚对齐,脚尖适度分开,上身挺直,双臂自然下垂,头部摆正,嘴巴闭起,眼睛正视前方。

2.坐姿

椅子尽量坐深一点,双脚对齐,脚尖适度分开,上身挺直,双手置于膝上,同样头部要摆正,嘴巴闭起,眼睛正视前方。

此时,双手也可适度交叉,但双臂则绝对不可交叉。因为双臂交叉和跷腿一样,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。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演员交叉着双臂的姿态,相信考生也觉得很不雅观而且不礼貌。总之,绝不能使自身的表现欠缺教养。否则,将降低了录取的机会。

3.正确的立姿行礼

先保持正确的立正姿势,眼睛注视着正前方,上身稍向前倾,双手自然垂直,庄重地点头行礼,然后恢复到原来的姿势。这时要注意的是,颈不可偏,膝不能曲。

4.正确而自然的姿势

姿势固然必须正确,但也要使身体尽量轻松。平时,纠正自己姿势时,通常时间都很短,所以较易做到。但如果要长时间保持正确的姿势,则是相当困难的。所以在保持正确的姿势时,要尽可能让自己保持舒服的姿势。

所谓舒服的姿势,也就是我们平常的姿势。问题是,不能因为想使身体舒服,就随意改变身体的姿势,尤其在重要场合,身体的姿势最好保持端正。

5.正确而自然的立姿

在特别场合时的站立姿势,采取双脚对齐伸直,脚跟并拢,脚尖略为分开,上身只要挺直,不必刻意挺胸或抬肩。双臂自然下垂,五指微微并拢伸直,头垂直,下睛往后收,注意不能倾向前后左右任何一边。嘴巴应闭起,眼睛正视前方。

正确而自然的立姿,和前述的姿势大同小异,只是上身不必到意挺胸,有时双手可于身前作适度的交叉。

站立时的自然姿势,可以交替用单脚支持体重,以便另一只脚获得暂时的休息。双手自然垂下,或在身前适度交叉,不过还需注意,不要任意改变姿势。

6.正确而自然的坐姿

坐的姿势,尤其身处特殊的场合时,必须尽量坐深一点,双脚对齐脚跟分开,双膝保持10~13cm的距离(男性),脚尖视各人体格适度的打开。上身只要保持腰部挺直即可。不必刻意挺胸、抬肩。双手置于腿上,五指伸直轻轻并拢。头必须垂直、收缩下胯,不要朝向左右任何一边,嘴巴闭起,眼睛注视正前方。

7.起立的动作

起立时的动作,最重要的是稳重、安静、自然,绝不能发出声音,要保持宁静。坐椅子通常由左边进入座位,起立时亦由主进退出。坐椅子时,除有上座的专门规定外,通常是由左边开始坐,站立时也要站在椅子的左边,注意,不能发出其他声音。

8.走路姿势

走路时,上身应保持正确的姿势,双手不要过分摆动,双膝不要太弯曲;脚下要过于分开,也不可用拖拉的方式走路,脚步声不要太重;不要东张西望,小心不要踩到或碰到东西,也不要任意跨越放置物。

9.开门与关门

进人面试场前,绝不能忘记敲门,不先敲门就进入,是最不礼貌的行为。

敲门通常为连续二、三次,等门内有了回音,再推门进去。至于开门的方法,用靠近门的一只手握住门把,边打开门边进入房间,而后,转过身来,换另一只手将门轻轻关上。

四、身体语言

体态语虽然是一种无声语言,但它同有声语言一样也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表达功能,有时连有声语言也达不到其效果,这就是所谓的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。据专家研究,在人际交往中,有65%的信息是通过体态语交流的。

体态语在面试面试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一方面,主考官可以从考生的体态语中了解考生的性格、气质、心清和礼仪修养等;另一方面,考生若能懂得体态语的含义,也能通过“察言观色”,了解主考官的内心活动、所思所想,从而有助于自己在面试中采取积极主动的对策。可见,了解和掌握体态语的基本知识,对主考官和考生双方都是必要而有用的。

不少单位在面试过程中,不仅要看考生的言谈表达,而且还很注重其举止行为,诸如举手投足、坐、立、行的姿态。美国通用汽车单位招收新雇员的做法可谓独具匠心,尤为典型。该单位招聘的最后一道程序是面试,但面试方法和内容与其他单位却不相同。面试房间很大,考生需要走过长长一段距离才能来到主考官面前。而一排6个主考官拿着考生的情况介绍表并不提任何问题,只是注视一分钟后即示意考生出去,面试就结束了。考生们都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觉得十分诧异,怎么没有提问题就结束了呢?其实,根本用不着提问题,一切尽在不言之中。主考官从考生进门伊始的走路姿态、神态以及在主考官前的坐姿、举止,到注视之下的表情、心理变化直到最终出门时的速度、动作,就可以完完全全断定出这个人的气质、性格、自信心、创造性,难道还需要再问什么问题吗?

考生在面试过程中若能正确运用体态语,有利于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,给人以富有教养、风度翩翩的印象,并有助于交谈的顺利进行,因此,考生不仅要掌握有声语言的运用技巧,还应掌握无声语言--体态语的运用技巧。

1.手势语

手势语是指通过手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体态语,是典型的动作语。在多数情况下,手势语作为一种伴随语言,伴随有声语言而出现,使有声语言行为化或重点强调,或辅助口头表达。

手势语的构成很复杂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。如果从手的部位来分类,主要包括手指语、手掌语、握手语和挥手语。如果按性质、意义和作用来分类,主要包括情意性手势语、指示性手势语、象形性手势语和象征性手势语。

在揭示人的内心活动方面,手势语极富表现力。如双手相续,显得人精神十分紧张;十指交叉,叠放在一起,常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;若叠放的位置很高,则表示一种对抗的情绪;摇手表示反对,拍手表示喜悦,用食指指着别人表示质问等。手势语在交谈中使用频率很高,考生要善于使用手势语。

(1)要明确各种手势语的含义。由于各地区。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,所以,有时相同的手势所表达的意思是不相同的,甚至大相径庭。如在我国跷起大拇指,是称赞对方,在英国、澳大利亚等国,这种手势表示想要搭车,而在希腊,急速地翘起大拇指,则是要对方快快“滚开”的侮辱语。因此,考生运用手势语时,必须明确各区域各民族的各种手势所表示的意思,否则运用不当,造成误解、笑话和不必要的麻烦。

(2)要得体、协调。手势语毕竟是辅助语言、伴随语言,它不能喧宾夺主,代替有声语言。因此,手势语并非多多益善,要适量,当用则用,不当用则不用,尽量简练。有些考生对此注意不够,在谈话中往往采用过多的手势,比如边说话边挥舞,以示说话有力,并且有些动作幅度过大,姿势粗俗欠优雅。因此,手势语使用的频率、摆动的幅度以及手指的姿态等都要讲究,应和谐地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。过多、过杂而不注意姿势的手势动作,则给人以张牙舞爪和缺乏修养之感。

手势语能弥补有声语言之不足,辅助表达,但前提是要同有声语言一致,而且还要同其他体态语和思想感情一致,否则只会适得其反,让人觉得装腔作势。

(3)纠正不良的习惯性动作。考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动作,在公务员面试中有时会无意识地表现出来,如在倾听对方谈话时用食指作到面颊上,说话时抚手背,用手指敲桌子,用手抓耳朵,用手支撑头部等,这些无意识的动作,既很不雅观,又是失礼的表现。特别是有些手势动作,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不礼貌的信息,尽管考生是无意的,但对方却不能不在意,以为考生是有意的,以致造成误解,有碍交流,并对考生产生不良的印象。如双手插在衣兜里,两拇指暴露在外,表示狂傲自大;十指交叉表示漫不经心或对抗情绪;背手表示自信和权威;梧嘴和摸鼻子表示不信任和猜疑。这些动作考生在面试时是不能使用的,一定要理智,时时提醒自己,避免习惯性动作的出现。

2.体姿语

体姿语是指通过身体的姿势、动作来表达情感、传递信息的体态语,主要包括坐姿、站姿和行姿三种。

俗话说:“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”,又说:“坐如钟、站如松、行如风”,这些都是对人的坐姿、站姿和行姿的基本要求

,同样也是对考生的要求,而且,求职作为一种庄重的社交活动,这种要求更为严格和规范。就求职活动而言,坐姿更普遍、更重要。因为,面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的,以坐为主,时间较长,因此考生应当掌握坐姿语的基本知识和礼仪,这里我们就坐姿语做一重点介绍。

(1)要了解各种坐姿语的特定含义。不同的坐姿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。如身体靠在沙发背上,两手置于沙发扶手上,两腿自然落地、**,表示谈话轻松、自如、自信;身子稍向前倾,两腿并拢,两手放于膝上,侧身倾听,说明很尊重对方;身坐椅子前沿,身子向前,倚靠于桌上,头微微倾斜,表示对交谈内容非常感兴趣、喜悦和重视;坐在椅子上交谈,微微欠身,表示谦恭有礼;身体后仰,甚至转来转去,则是一种轻慢、失礼行为;整个身子侧转于一方,表示嫌弃与轻蔑;背朝谈话者,是不予理睬的表现。

总的要求是坐姿要端庄,如果座位已指定,那么,具体坐法是:起到座位前,背向椅子。使腿靠近椅子,上体正直,轻缓落座,女考生若着裙装,落座时应用手理一下裙边,把裙子后片向前拢一下。坐下后,应双脚并齐,挺胸立腰略收腹,手放在膝上或椅子扶手上,掌心向下,双膝并拢或微微分开,双腿正放或视情况向一侧倾斜。

如果对方没有明确考生的座位,由考生自己选择座位或亲自搬动椅子就座时,如何就座是很讲究的,这就涉及到位置和距离两个问题。由于座位有上下尊微之分,所以考生选择什么位置就座,往往就显示出了考生的态度和倾向,相对于主考官,考生应显得谦恭一些,因此,应该选”择在对方的下座或者比对方座位低一些的位置处。

所谓距离是指考生与主考官之间的空间距离,在社交场合,距离也是一种空间语言,可以表情达意的,不能随意选择。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爱华?霍尔博士认为,人在文明社会中与他人交际而产生的关系的远近、亲疏是可以用界限或距离的大小来衡量的。霍尔博士将人类平时所能意识到的空间范围划分为四个界域。一是亲密距离(0-45cm),这是夫妻、母子、好友(女性)之间做出抚爱、安慰、保护等动作所必须的距离。二是私人距离(45-120cm),是指用自己的手就可触到对方或可以相互能够接触到手指的距离。三是礼貌距离(120-369cm),亦称社交距离,通常用在处理个人事务或在正式社交和业务往来中使用。四是公众距离(360cm以上),这种距离常用在教师讲课时与学生间、演员与观众间。由此可见,公务员面试的空间距离应选择礼貌(社交)距离。需要说明的是,考生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对方也要保持这种距离。

(2)要克服和纠正不礼貌的坐姿。为了保证坐姿的正确和优美,应注意以下禁忌:一是落座后,两腿不要分得太开,若女性坐时,两腿分得太开尤为不雅。二是当两**叠而坐时,悬空的脚尖要向下,切忌脚尖向上,并上下抖动。三是交谈时勿将上身向前倾并以手支撑着下巴。四是落座后不要左右晃动,扭来扭去,给人一种不安分的感觉。五是如果座位是椅子,不可前俯后仰,更不能把腿架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或茶几上。六是入座要轻柔和缓,直坐要端正稳重,不可猛起猛坐,弄得座椅乱响,造成紧张气氛。七是背部要挺直,不要像驼背一样,弯胸曲背。

除了要注意坐姿外,站姿和行姿也不可忽视,因为它们是体姿语的有机组成部分,在公务员面试中同样能反映考生的外在形象和礼貌修养。

站姿的要求是正直。方法是挺胸、收腹、略为收臀、平肩、直颈、两眼平视、精神饱满、面带微笑,这样给人一种自信的感觉。站立时,两手自然地垂直于身体两侧,不要两手叉腰,也不能双手插入口袋或把双手交握在背后,否则会给对方一种轻优之感。还要注意站向,交谈时站立的方向应该是正面对着对方.以表示尊重。

行姿的要求是,轻而稳,胸要挺,头抬起,两眼平视,步频和步幅要适度,符合标准。如果是与对方考官或工作人员同行时,要注意速度,不能超前,只能平行或略为靠后,否则是失礼行为。

(3)目光语

有一句名言说过:“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,不需要字典,却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。”我们也常说: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”。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,眼睛是会讲话的“神灵”,它与有声语言相协调,可以表达万千变化的思想感情。眼睛凝视时间的长短、眼睑睁开的大小、瞳孔放大的程度以及眼睛的其他一些变化,都能传递最微妙的信息。

同微笑一样,目光眼神也是最富于感染力的表情语言。如正视表示庄重,斜视表示轻蔑,仰视表示思索,俯视表示羞涩等。在面试中,聚精会神地注视对方,表示对对方谈话内容有浓厚兴趣。为了避免过多地注视而令考官不安,可适度运用“散点柔视”,把目光放在脸部两眼至额头中部的上三角区。美国心理学家保罗?埃克曼指出:“我们用声带交谈,但我们是用面部表情、声调乃至整个身体去表示和传递感情的。”得体的举止在面试中确实能取得极其微妙的效果。如某家跨国公司要招聘一名新职员,考生员踊跃。为数不少的人在面试后,都未被录用,而一位先生没有说一句话,主考的人事部经理就决定录用他了。旁人颇感嚼跷,经理解释道:“这位先生的举止体态已经交了一份最好的答卷。他进门后沉着地向大家举手打招呼,说明他有很好的修养;选择了最前排的中间座位就座,表明他希望别人注意自己,善于自我推销,充满自信,有较强的优越感;并且他就座的地方人最多,说明他与人合群,善于交际;就座后,他的坐姿极佳,很坦然地坐在椅子上,臀部占据了椅子大部分,并且上身挺直,两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,不左顾右盼,双眼一直注视着我们,表明他稳重、沉着、冷静、大度、办事专心认真,对人尊重。这位先生是一名难得的人才,非常适合我们所要他做的工作。”

一般来说,每一种眼神都有其特定的含义。例如,视线频频乱转,给人的印象是心不在焉或心虚;视线向下,则表示害羞、胆怯、伤感或悔恨;视线向上,是沉思、高傲的反映。在交谈时,目光自下而上注视对方,一般有“询问”的意味,表示“我愿意听考生讲下一句”;目光自上而下注视对方,一般表示“我在注意听考生讲话”;头部微微倾斜,目光注视对方,一般表示“哦,原来是这样”;眼睛光彩奕奕,一般表示充满兴趣;每隔几秒偷看一下手表,表示催促、不耐烦的意思,是希望对方结束谈话的暗示。

考生若能懂得目光语的含义,那么在面试中就能巧妙地利用目光语辅助言谈。

考生在面试时,与主考官的关系构成有两种情况,一是只有一位主考官,这叫“一对一”的关系,二是有多位主考官,这叫“一对多”的关系,在这两种情况下,考生目光语的运用是不尽相同的。

在“一对一”的情况下,考生目光运用的要求是:

第一,注视对方,目光要自然、柔和、亲切、真诚,不要死盯着对方的眼睛,否则,会使对方极不自在,同时,也不要在某一局部区域内上下翻飞,否则会使对方感到莫名其妙。不要东张西望、左顾右盼,显得心不在焉;不要含胸埋头,显得胆小萎缩或者对谈话不感兴趣;不要高高昂起头,两眼望天,显得傲慢;否则都是失礼和缺乏教养的表现。

第二,注视对方时要注意眨眼的次数,一般情况下,每分钟眨眼6-8次为正常,若眨眼次数过多,表示在怀疑对方所说内容的真实性,而眨眼时间超过一秒钟就成了闭眼,表示厌恶、不感兴趣。

第三,在交谈过程中的目光对视。若双方目光相遇,相对视,不应慌忙移开,应当顺其自然地对视1-3秒钟,然后才缓缓移开,这样显得心地坦荡,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,一遇到对方的目光就躲闪的人,容易引起对方的猜疑,或被认为是胆怯的表现。

在“一对多”的情况下,考生的目光语运用除了要符合“一对一”的要求外,还要注意使用环视法。即不能只注视其中某一位考官,而要兼顾到在座的所有考官,让每个人都感到考生在注视他。具体方法是,以正视主考官为主,并适时地把视线从左至右,又从右至左(甚至从前至后,又从后至前)地移动,达到与所有考官同时交流的效果,避免冷落某一位考官,这样就能获得他们的一致好感。

(本章完)

搜索【看书助手】官方地址:www.kanshuzhushou.com 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!

不想错过《单手拿下公务员面试题》更新?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放弃 立即下载
目录
新书推荐: 弱水三千,吾要一缸 我 妖精 受气包[穿书] 一梦三世 怀崽300年间我在魔界恃肚横行 我做的菜巨无敌好吃[系统] 虫族之上将 张灯结彩 刀光默影 救赎美强惨反派[穿书] 我是孩子他爹!
返回顶部